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新进展:从保守到手术,从传统到创新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新进展:从保守到手术,从传统到创新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关于LDH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其遗传因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一项针对409例巨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研究表明,保守治疗在大多数患者中效果显著;另一项多学科保守治疗的研究显示,在达卡市的一家专科脊柱中心,80.3%的患者完全康复。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你对这些新疗法了解多少呢?
四阶梯疗法:从保守到手术的全方位治疗方案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四阶梯疗法,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逐步升级治疗方案。
第一阶梯:无创保守疗法
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因此,非手术治疗作为不伴有显著神经损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的时间:文献报道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经保守治疗6
12周得到改善。因此,对无显著神经损害的病例,一般推荐保守治疗的时间为612周(1级推荐)。保守治疗方法:
- 卧床休息:卧床休息一直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包括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方向特异性训练等。
- 中医治疗: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段,应避免大重量、长时间牵引。
- 推拿正骨手法:骨伤二科正骨采用冯氏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恢复脊柱解剖位置,缓解肌肉的痉挛状态,从而恢复脊柱的静力平衡系统;通过康复指导、功能锻炼,重建脊柱的动力平衡系统,达到恢复脊柱稳定性的目的。
第二阶梯:注射、针刀、刃针疗法
对于第一阶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影像有明显突出,又有典型神经刺激症状的患者,可采用脊柱神经阻滞治疗、脊柱刃针、脊柱针刀治疗。
神经阻滞疗法可达到以下疗效:
- 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
-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 改善血液循环
- 抗炎症作用,并由此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针刀是针与刀的结合体,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对疤痕进行切开,对粘连挛缩进行分离,疏通阻塞,恢复软组织和骨关节的力的平衡,同时还可以发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人体气血的作用。
第三阶梯:微创疗法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一、二阶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采用微创疗法。骨伤二科根据突出的类型可选择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椎间孔镜手术、OSE手术3种微创介入治疗。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这个手术是在腰部侧面将穿刺插到椎间盘中央,对椎间盘进行消融(不是椎间盘突出的部分),从而降低椎间盘的压力,使一部分突出的椎间盘回纳。优点:穿刺手术,没有手术切口。缺点:不能对突出的椎间盘直接摘除,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减压,适应症很窄,对于巨大突出、脱出疗效不佳。
椎间孔镜:优点:适应症相对广泛,能完成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麻下操作,可使患者保持清醒,手术中同患者交流,可避免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切口8-10mm,出血少,一般小于20 mL,恢复快,术后1天即可下床活动,最大限度保留手术节段椎体的活动度,减少临近节段的发病率,手术并发症少,比传统手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
OSE(Open Spine Endoscope):新一代的脊柱微创手术,也称为开放式脊柱内镜、单孔分体内镜,内镜和器械分开操作,器械不受内镜限制,可以使用开放手术器械,椎板咬骨钳,骨刀,髓核钳等,根据不同部位和适应症可以采用不同的器械。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可完成减压,融合,内固定,纤维环缝合等各种操作。OSE技术将传统的脊柱手术内镜化治疗,极大减少了手术损伤,提高了安全性。
第四阶梯:开放手术治疗
适用于以下情况: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经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反复发作。
- 症状严重,剧烈的腰腿痛难以忍受,强迫屈髋屈膝,侧卧屈曲,甚至跪位者。经口服或静脉给药无法缓解且症状持续加重
针灸治疗:传统疗法的新突破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使穴位局部出现酸胀、麻木等针感,以达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治疗的有效性。
常规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使穴位局部出现酸胀、麻木等针感,以达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林明琴选择腰阳关、命门、大肠俞(双)、关元俞(双)、阿是穴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30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VAS、JOA评分较之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指将毫针刺入腧穴后运用一定手法使得气,得气后在针身上通以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分为连续波和断续波,不同波形所产生的刺激不同,从而增加腧穴刺激的一种疗法。唐映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应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电针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85.00% (P< 0.05)。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指通过点燃的艾条燃烧所产生的温热效应以及艾的药物效应作用于特定穴位,从而达到活血通络止痛、固本培元、温养经脉、强筋壮骨作用的治疗方法。林钢通过选取87例腰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和观察组(44),对照组行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艾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 (P< 0.05)。
火针疗法:火针疗法是指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穴位,借助针身的温热激发机体的阳气,而起到与灸法相似的热效应,达到温经散寒通络、活血化瘀生新的治疗方法。罗镜森通过对一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火针祛瘀法及要不九针法,隔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十五天后患者诸症状缓解,患者无任何不适,随访未发。
特色针灸疗法
温通针法:温通针法是郑魁山教授独创的中医针灸特色疗法,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先施以手法以得气,留针过程中行两次捻转补法和一次提插补法,从而达到振奋人体阳气,舒经通络祛痛的作用。赵成珍将60例LDH患者按均分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温通针法,针刺选穴以任脉、督脉及背俞穴为主,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手法(穴位同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刺血疗法:刺血疗法是指遵循“宛陈则除之”的原则,运用适宜针具刺破人体特定穴位或浅表毛细血管,使少量血液流出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刺血疗法对顽固性疼痛引起的疾病效果较为明显。谷建华将100例LDH患者按比例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仅施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刺络放血,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对照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的72.00%,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 0.05)。
督灸疗法:督灸是在脊柱上进行的灸法,起于大椎穴,止于长强
总结与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众多,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从传统针灸到现代微创技术,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坚持治疗并配合康复锻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预防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适当进行腰部力量锻炼、选择合适的床垫等,都可以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