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中国营养节:精准摄入9大关键营养素,科学提升免疫力!
518中国营养节:精准摄入9大关键营养素,科学提升免疫力!
5月18日,第三届“518中国营养节”在北京正式启动。本届营养节由中国营养学会指导,新华网主办,汤臣倍健协办,主题聚焦国民免疫力提升,首次提出“精准摄入9大关键营养素,科学提升免疫力”的科学营养倡议。
9大关键营养素:免疫力提升的核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介绍,经过研究证实,以下9大关键营养素对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最为显著:
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免疫力的基础。它参与免疫细胞的生成和修复,是抗体和细胞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和豆制品。
维生素A
维生素A参与免疫系统成熟的全过程,是免疫力第一道防线的“守护神”。它能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防止病原体入侵。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深色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C
维生素C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促进抗体形成,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新鲜的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和绿叶蔬菜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免疫力的调节剂,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除了通过鱼肝油、蛋黄等食物补充外,适度晒太阳也能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细胞组织中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坚果、种子、绿叶蔬菜和植物油中富含维生素E。
锌
锌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矿物质。缺锌会导致免疫器官萎缩、免疫细胞数量减少。牡蛎、瘦肉、坚果和全谷物都是锌的良好来源。
铁
铁参与免疫细胞的生成,特别是淋巴细胞的发育。缺铁会使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抗体数量减少。红肉、鸡肉、鱼肉、豆类和绿叶蔬菜都含有丰富的铁。
硒
硒元素是抗氧化的排头兵,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中都含有硒,它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保护免疫细胞DNA免受损伤。巴西坚果、鱼类、瘦肉和全谷物中富含硒。
不同人群的个性化营养建议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了个性化建议:
孕妇
孕期营养需求增加,特别是蛋白质、铁和钙。建议增加奶制品、瘦肉和豆类的摄入,同时补充孕妇专用的复合维生素。
儿童青少年
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应保证鱼、肉、蛋、奶和新鲜蔬菜水果的均衡摄入。
大学生和上班族
由于学习工作繁忙,三餐不规律,建议选择鲜蔬菜和鱼类、禽类、蛋类等优质蛋白,准备酸奶、坚果、水果加餐,还可以适当选择膳食营养补充剂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减肥人群
减重的同时要保证免疫力,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质摄入,同时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C和锌等有助于代谢和免疫的营养素。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需要更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鱼肉、鸡蛋和豆制品。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摄入,预防骨质疏松。
科学运动助力免疫力提升
除了合理膳食,规律运动也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显示,每周进行150分钟的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科学学院首席教授林旭表示,随着人们对营养消费意识的升级,个性化营养成为未来趋势。目前,科研团队正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不同个体提供更为精准的营养推荐和指导。
科学营养,营养中国。518中国营养节自2022年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传递科学营养知识,以科学营养为支点,用一个普世大众的营养节日,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意识;用一场饮食方式的革命,来撬动国民的全面健康,为健康中国注入“营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