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念琴与热巴舞:2025春晚舞台上的西藏文化明珠
扎念琴与热巴舞:2025春晚舞台上的西藏文化明珠
除夕夜,当全国人民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时,一个特别的分会场将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那就是位于布达拉宫广场的西藏分会场。这是春晚首次在拉萨设立分会场,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在这个海拔3650米的舞台上,两颗藏族文化艺术明珠将大放异彩:扎念琴和热巴舞。
扎念琴:七百年的悦耳之音
扎念琴是藏族传统歌舞“堆谐”中最常用的弹拨乐器,被誉为“悦耳之音”。在藏语中,“扎”意为“音”,“念”意为“悦耳”,这个名字本身就透露出藏族人民对它的喜爱。据史书记载,扎念琴至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它在藏语中又名“扎木聂”,意思是“悦耳动听之声”。
在西藏,扎念琴的演奏场景无处不在。在“堆谐之乡”拉孜,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有脚就能跳舞,只要有嘴就能唱歌,只要有手就能弹扎念琴。”这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对扎念的喜爱,更凸显出扎念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扎念琴将再次奏响这穿越七百年的悠扬旋律。它将与其他民族乐器一起,共同演绎一曲充满西藏风情的乐章,让全国观众感受到这来自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
热巴舞:雪域高原上的艺术瑰宝
热巴舞是一种融说、唱、舞、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门集戏剧、杂技、气功等多元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
在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被誉为“热巴皇后”的泽吉将担任热巴舞编导,带领62名女演员共同演绎这门独特的艺术。她们将手持扁鼓“热巴安”,通过敲击鼓点配合舞蹈动作,展现出上肢舒展大方、下肢灵活协调的优美舞姿。
热巴舞的表演者通常身着华丽的藏族服饰,腰间系着用黑白两色牦牛毛编织成璎珞的网穗,这是热巴舞者的标志性装扮。在舞蹈中,舞者们不仅展示出精湛的舞技,更传递出藏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热巴舞在西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教授泽吉看来,热巴舞是雪域高原上的一朵多姿多彩的“格桑花”。她不仅在专业领域深耕热巴舞研究,更致力于将其传承给下一代。在第二届塔耶梅朵热巴精灵舞蹈大赛中,48位藏汉少儿同台竞技,展现了这门艺术的勃勃生机。
2025年春晚的西藏分会场,不仅是才旦卓玛等艺术家的舞台,更是扎念琴、热巴舞等西藏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在这个特殊的除夕夜,当这些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艺术形式在布达拉宫前的舞台上绽放时,它们不仅是在向全国观众展现西藏的独特魅力,更是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