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离职后提成被克扣?房山法院教你这样维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离职后提成被克扣?房山法院教你这样维权!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8A07I3300
2.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4/0227/c1008-40184247.html
3.
https://m.66law.cn/laws/2211352.aspx
4.
https://m.66law.cn/laws/1037488.aspx
5.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4/id/7912986.shtml
6.
https://www.sanmao.com/dk/75588
7.
https://bjgy.b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2/id/7800813.shtml
8.
http://www.employmentlawyer.cn/Service/Team/index.html
9.
https://www.youhenglvshi.com/page219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支持了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业务提成的诉讼请求。该案例表明,即使员工离职,只要按照劳动合同为公司尽了劳动义务,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法院认为,公司规定离职人员不予发放业务提成违反法律规定。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可以通过积极磋商、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1

法律依据:提成属于劳动报酬,不得克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也明确指出:“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离职不付”条款,即在提成发放前离职的员工不予支付提成。这种条款是否有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因此,“离职不付”条款因“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应认定为无效。用人单位以此为由拒绝支付提成,属于克扣工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规。

02

证据收集:关键证据决定维权成败

追讨提成的关键在于证据收集。以下是一些核心证据:

  1. 劳动合同:检查合同中是否有关于提成的条款,明确提成计算方式和发放时间。

  2. 工资记录:包括银行流水、工资条等,显示过往提成发放的记录。

  3. 工作成果证明:如销售数据、业绩报表、客户确认单据等,证明你完成的工作量和应得提成。

  4. 沟通记录:与上级或HR关于提成的往来邮件、聊天记录,以及涉及提成讨论的会议或电话录音(确保合法获取)。

  5. 公司制度文件:如提成计算规则、发放政策等书面材料。

  6. 同事证言:获取在职或已离职同事的支持说明,尤其是共同参与项目或了解提成政策的人。

03

维权途径:协商、仲裁、诉讼三步走

  1. 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提供上述证据,要求支付提成。保持理性沟通,争取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 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是必经程序,且需在离职后一年内提出。申请时需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3. 法院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满时,可进一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阶段同样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

在维权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同时,保持证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不容侵犯。当遇到用人单位克扣提成时,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本文能为正在为此困扰的劳动者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