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千年闾州古城:塔山塔的秘密
探访千年闾州古城:塔山塔的秘密
在辽宁省阜新市十家子镇,有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闾州古城。这里曾是辽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见证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而矗立在古城之中的塔山塔,更是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闾州古城:辽代文明的璀璨明珠
闾州古城位于阜新市十家子镇,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作为辽西走廊的重要枢纽,这里曾是连接中原与东北亚腹地的关键通道。古城占地面积约116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人口约2.12万。这里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古城依山傍水,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为塔山顶,海拔288.1米。城内主要河流为八宝海河,自八宝海水库下游,由南而北流经十五家子、南甸子,最终汇入锦州黑山县境内。古城周边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玄武岩和玛瑙石,地质储量达500万立方米。
塔山塔:千年古塔诉说辽代辉煌
塔山塔位于闾州古城内,是一座典型的辽代佛教建筑。塔高约30米,为八角形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基座直径约10米。塔身用青砖砌成,表面饰有精美的砖雕,展现了辽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塔身各面均设有假门和假窗,门上刻有莲花、宝珠等佛教图案,窗棂则雕刻成格子状,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塔身第一层较高,向上逐渐缩小,形成优美的曲线。塔檐层层叠叠,每层檐下都装饰有仿木结构的斗拱,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塔顶为八角攒尖式,上覆绿色琉璃瓦,塔刹由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造型优美,体现了辽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交融的见证
闾州古城和塔山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辽代文化繁荣的见证。辽代阜新地区属于中京大定府,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通过这条贸易通道,西域胡商、东北亚及中原客商纷纷聚集于此,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多元的文化。
在古城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如波斯玻璃瓶、银扣绿玻璃方盘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辽代与西亚、西域的贸易往来,也体现了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据史料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初,就在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侧)专门设立了“回鹘营”,用于接待远道而来的回鹘商人。这种开放的贸易政策,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历史的回响
闾州古城和塔山塔见证了辽代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记忆。它们不仅是研究辽代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有力证明。今天,当我们站在塔山塔下,仰望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塔时,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个时代文明交融的脉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千年古塔也面临着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威胁。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加大了对塔山塔的保护力度,实施了一系列修缮工程,以确保这座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
闾州古城和塔山塔,作为辽代文明的见证者,它们的故事仍在继续。它们不仅是一座古城和一座古塔,更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提醒着我们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