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铁性贫血?——如何科学补铁(内附补铁食谱)
孕期缺铁性贫血?——如何科学补铁(内附补铁食谱)
缺铁性贫血(IDA)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铁缺乏,从而造成体内贮存铁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所引起的贫血。孕妇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可能是IDA的表现。本文将从IDA的定义、症状、诊断指标、孕妇易患IDA的原因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具体的补铁食物推荐和食谱。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铁缺乏,从而造成体内贮存铁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所引起的贫血。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如何判断有无IDA?
IDA症状:
(1)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皮肤黏膜、口唇黏膜和睑结膜苍白;
(2)脱发、指甲异常、舌炎等;
(3)免疫力低下、记忆力衰退、抑郁等。
IDA诊断指标:
(1)血清铁蛋白浓度<30ug/L(铁缺乏)
(2)血红蛋白<110g/L
来源:中国营养学会“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工作组《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
孕妇为什么容易缺铁性贫血?
孕期铁的需要量增加:
孕妇体内铁储备不足:
孕前的月经过多、多次妊娠及哺乳等因素,导致体内可利用铁不足
- 食物中铁摄入不够或利用率低:
- 挑食、偏食、素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食物中铁摄入不足;
- 孕期妊娠反应引起的恶心呕吐、胃酸缺乏、与IDA相关的营养素(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氨基酸等)缺乏等引起体内铁的利用率降低。
推荐补铁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等;
植物性食物:黑木耳、海带、大豆、芝麻、黄豆、黑豆、大枣、莲子等。
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远高于植物性食物,因此,推荐选用动物性食物。
饮食习惯小提示:
- 饮食多样化,有助于各类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 孕中晚期应每天增加红肉20
50g,每周吃12次动物血和肝脏; -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叶酸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铁吸收;
- 草酸、植酸含量高的蔬菜(菠菜、竹笋等),烹调时可先焯水,去除其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等影响铁吸收的成分;
- 限制咖啡、浓茶等饮品,避免鸡蛋与铁剂同时服用;
- 可经常选用强化铁的酱油、面粉,加铁牛奶或奶粉等。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补铁食谱制作举例
鸭血豆腐羹
原料:鸭血50g、豆腐100g、香菜、醋、盐、淀粉、黑胡椒、芝麻油等;
做法:鸭血、豆腐切丝,放入开水中煮熟;加入醋、盐、黑胡椒等调味料,以淀粉勾薄芡,最后撒上香菜叶和芝麻油;
营养特点:鸭血富含血红素铁,能满足一日内孕妇对铁的需求,豆腐为优质蛋白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酸辣口味可改善孕妈妈的胃口。
猪肝绿/红豆粥
原料:新鲜猪肝50g、绿豆30g、大米50g;
做法:猪肝切薄片,洗净待用;绿豆(红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将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煮熟后调味即可。
营养特点:猪肝富含血红素铁,绿豆、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胡萝卜牛腩饭
原料:胡萝卜 250g、土豆250g、牛腩200g,米饭适量;
做法:胡萝卜、土豆洗净切块待用;牛肉洗净切块,并焯水;倒入高汤,加入牛腩,烧致八成熟时,下胡萝卜和土豆块,煮致熟烂;饭装盆打底,浇上炒好的牛肉即可;
营养特点:牛肉含铁丰富,是孕妇补铁的良好选择。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由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注册营养师丁珍撰写,临床营养科主任金科美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