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2018权威发布:糖尿病患者科学锻炼指南
CDS2018权威发布:糖尿病患者科学锻炼指南
在2018年中国糖尿病学会(CDS2018)会议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匡洪宇教授解读了最新版《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这份指南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运动疗法指导,旨在帮助患者通过运动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运动治疗六大要点
运动类型: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抗阻训练则包括哑铃、俯卧撑等力量型运动。
运动频率与时间: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每次运动时间建议在30-45分钟之间。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让患者在运动时感到心跳加快,但仍能说话。对于老年人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应选择低强度运动并逐渐增加强度。
运动前准备:运动前需要监测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如果血糖低于90mg/dL(5.0mmol/L),需要先补充碳水化合物;如果血糖高于270mg/dL(15mmol/L),则需要检测尿酮体,避免运动。
运动中注意事项:运动过程中每30分钟需要监测一次血糖,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运动后监测:运动结束后应立即监测血糖,并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持续监测。运动后可以适量补充含慢速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如格兰诺拉燕麦棒或什锦干果,以防止低血糖。
运动疗法的具体实施
运动前准备
运动前的血糖监测至关重要。根据血糖水平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 血糖低于90mg/dL(5.0mmol/L):运动前需要补充15-30克碳水化合物,如果汁、水果或饼干。
- 血糖在90-124mg/dL(5-6.9mmol/L)之间:运动前补充10克葡萄糖。
- 血糖在126-180mg/dL(7-10mmol/L)之间:可以直接开始运动。
- 血糖在182-270mg/dL(10.2-15mmol/L)之间:可以运动,但需注意血糖变化。
- 血糖高于270mg/dL(15mmol/L):需要检测尿酮体,如果酮体阳性,则不应进行运动。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过程中需要关注低血糖症状,如颤抖、虚弱、眩晕或意识模糊。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快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果汁或硬糖。每15分钟补充一次,直到血糖恢复到70mg/dL(3.9mmol/L)以上。
运动后的监测与调整
运动结束后应立即监测血糖,并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持续监测。运动后可以适量补充含慢速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如格兰诺拉燕麦棒或什锦干果,以防止低血糖。
特殊情况下的运动建议
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至剧烈的有氧活动,每周至少3天进行肌肉和骨骼力量训练活动。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或运动前补充食物。
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运动计划,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对糖的利用率,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但运动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