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未经他人同意拍照的法律后果及合法拍摄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未经他人同意拍照的法律后果及合法拍摄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zlawyer.tw/posts/permission-of-photography

在当今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随手拍照上传分享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习惯。然而,在公共场合或私人空间未经他人同意拍照,可能面临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的法律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肖像权的法律定义、未经同意拍照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在公共场合合法进行拍摄。

1.肖像权定義與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肖像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权,旨在保护个人形象权利,禁止他人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或公开个人肖像。虽然目前台湾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肖像权」条文,但通过司法实务见解与判決,肖像权已获得确认,并被視為民法上的一種人格權,与姓名权、隐私权等同属人格权的范畴。

(1)肖像权的法律定义

广义而言,肖像权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支配、使用的权利,可以决定是否同意他人使用或公开自己的肖像。肖像包含照片、影像、绘图、雕塑等多种形式,只要能够识别特定个人身份的视觉呈现,都属于肖像权保护的客体。通过肖像权的保障,个人得以控制自我形象,防止无故拍摄他人影像违法的行为。

(2)三种侵害肖像权的行为类型

侵害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未經當事人同意,擅自拍攝他人照片或影像。
  2. 未获得当事人授权,擅自公开、展示他人照片或影像。
  3. 未經同意,将他人照片或影像用于商业用途,例如广告、商品包装等。

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受害者得依据民法或刑法相关规定主张权利。例如未經授权公开照片可能触犯刑法妨害秘密罪,或是违反个人资料保护法规定。因此,为了避免侵权行为,在拍摄或使用他人照片时,都应事先获得当事人明确同意,以保障彼此的权益。

2.未經他人同意拍照法律責任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人随身携带手机或相机,随时随地都能轻松拍照。然而,在公共场合或私人空间进行拍摄时,必须谨记遵守拍摄肖像合法性的原则,以免触犯法律。未经同意拍照不仅可能侵害他人的肖像权,还可能涉及侵犯隐私权或触犯刑事责任等问题。

(1)民事责任:侵害隐私权、侵害肖像权

在民事法律层面,未经同意拍照可能面临侵害隐私权和侵害肖像权的指控。侵害隐私权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拍摄环境是否属于公开场合,以及拍摄内容是否涉及一般人不愿被他人窥探的私密领域。例如,在公共场合拍摄他人的日常言行,通常不会被视为侵犯隐私;但若持续跟踪监视他人行踪,则可能构成对隐私权的侵害。

另一方面,即便在公开场合拍摄,若未经当事人同意即擅自使用其肖像,也可能触犯侵害肖像权的民事责任。肖像权保障个人对自己肖像的支配与决定权,未经同意拍照并用于商业或其他用途,都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刑事責任:妨害秘密罪、违反个资保护法

除了民事责任外,某些未经同意拍照的行为还可能触犯刑事法律。例如,偷拍他人隐私部位,如浴室、试衣间等空间,就可能成立妨害秘密罪或窃录罪。此外,若拍摄内容涉及他人的个人资料,还可能违反个人资料保护法,面臨刑事處罰。

3.如何在公共场合合法进行录影蒐证

虽然未经同意录影他人可能有侵权疑虑,但若基于自保或蒐证权利行使的目的,法院多半会认可当事人的录影行为。判断录影是否合法,主要考量以下三点:第一,录影地點是否属于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第二,录影目的是否正當,如合法录影自保、保全证据或维护公共利益;第三,录影过程中有无不当侵害他人隐私或造成他人困扰。

在公共场合遇到纠纷或冲突时,适度录影存证可以保护自身权益,例如遭受不当对待或言语攻击等情况。然而,录影时仍应注意不要对他人造成过度侵扰,或刻意散布录影内容而侵害他人隐私。若对录影行为的合法性有疑虑,建议先向律师或相关专业人士咨询,以确保蒐证过程符合法律规范。

总之,在公共场合进行合法录影自保时,应秉持善意原则,以保全证据和维护权益为目的,同时兼顾他人权利,避免不当侵犯隐私或滥用录影权利。如此一来,才能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有效行使蒐证权利,为自己的权益提供最佳保障。

本文原文来自喆律法律事務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