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购票规则,点亮春运回家路
优化购票规则,点亮春运回家路
春节将至,春运大幕即将拉开。在这场被誉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中,购票难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铁路12306不断优化购票规则,为春运护航,无疑给广大旅客带来了福音。(本文原文发布于2024年12月31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发展迅猛,营业里程不断增加,高铁更是四通八达。然而,面对春运期间庞大的客流量,运力紧张的状况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12306平台的功能优化和服务提升尤显重要。
12306平台开设“购票信息预填优化试点”专区,并试点推出“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以往,抢票者需提前关注车次发售时间,定好闹钟卡点抢购,耗时费力。如今,用户预填信息后,系统将自动提交购票订单,无需时刻紧盯起售时间,大大提升了购票效率。同时,这也为铁路部门提前收集旅客出行需求提供了便利,使其能根据大数据前置,合理投放和调配运力,动态调整服务,提高精准度和人性化水平。
不仅如此,今年针对学生和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的专项服务也值得点赞。学生和在外务工人员可使用12306预约购票功能提前预约,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购票成功率,也让需求分布的时间线更加清晰,有利于铁路部门提前布局运力,开展宏观调控。
回顾12306的发展历程,自2011年正式上线以来,其功能持续进阶。从最初的异步交易排队系统、云计算服务的引入,到验证码、候补购票等功能的增加,再到适老化无障碍功能以及如今的购票信息预填、自动提交等,每一步都见证着技术与服务的双重跃升。
交通运输部预计,2025年春运出行总量和单日峰值有望创历史新高,这对于购票平台而言,既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也是技术与服务查漏补缺的检验期。即便购票规则一直在优化,可在实际推行中,仍难免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买长乘短”现象就是其中之一。铁路部门为充分利用运力,优先保障长途旅客购票,这本是从整体运力优化出发的考量。但在春运等出行高峰时段,这却给短途旅客带来诸多不便。短途票常常一票难求,一些短途旅客不得不购买长途车票,既增加了出行成本,又造成车厢内部分座位闲置,导致运力浪费。
在技术层面,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升。每到节假日、热门线路车票开售之际,大量用户同时涌入,系统时常卡顿甚至崩溃,极大影响旅客的购票体验。此外,余票显示不准确的问题亦时有发生,旅客看到有余票却下单失败,满心期待化为泡影。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亟待实施。首先,在票额分配机制上,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不同时段、不同线路长短途客流的变化规律,动态调整长途和短途车票的投放比例,确保运力合理利用,满足不同旅客需求。
其次,铁路部门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升级服务器硬件、优化软件算法等手段,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确保在购票高峰时段稳定运行。同时,建立高效的余票监测与更新系统,保证余票信息实时、准确,让旅客能够依据可靠信息做出购票决策。
当技术的革新、人文的关怀交织汇聚,化作坚实有力的羽翼,定能托举着每一位游子跨越山水阻隔、顺利抵达故乡的港湾。届时,春运的列车呼啸而过,满载的不只是归心似箭的旅人,更是一路的温情与希望,成为镌刻在时代记忆中的温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