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发布:心衰分类与诱因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发布:心衰分类与诱因解读

引用
中华医学会
5
来源
1.
https://csc.cma.org.cn/art/2024/4/18/art_619_56221.html
2.
https://csc.cma.org.cn/art/2024/4/18/art_619_56220.html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5488
4.
https://rs.yiigle.com/yufabiao/1495488.htm
5.
https://xhyxzz.pumch.cn/article/doi/10.12290/xhyxzz.2024-0292

202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该指南由张抒扬、韩雅玲等专家组织编写,全面更新了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指导。

01

心力衰竭分类的重大更新

新版指南对心力衰竭的分类进行了重要修订。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将心力衰竭分为四类:

  1.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LVEF≤40%
  2. 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既往LVEF≤40%,治疗后LVEF>40%并较基线增加≥10%
  3. 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LVEF 41%~49%
  4.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50%

其中,HFmrEF的命名变更值得关注。此前被称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新版指南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将其更名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这一变更反映了对这类患者群体的重新认识,强调即使LVEF在41%-49%范围内,患者仍可能从HFrEF的治疗中获益。

02

心力衰竭诱因的新认识

新版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诱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以下几类重要诱因:

  1. 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2. 心律失常:快速或缓慢的心律失常都会影响心脏正常工作,增加心衰风险。

  3. 肺栓塞: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增加右心室负荷。

  4. 体力活动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或气候突变可能诱发心衰。

  5. 妊娠和分娩:对有心脏病的女性来说,妊娠和分娩会显著增加心脏负担。

  6. 贫血与出血:慢性贫血或大量出血会影响心脏功能。

  7. 其他因素:输液过多过快、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低镁)也可能诱发心衰。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一些基础疾病是心衰的重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吸烟、饮酒)。

03

与2018版指南的重要差异

相比2018版指南,2024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

  1. 分类体系:如前所述,对心衰分类进行了重要修订,特别是HFmrEF的命名变更。

  2. 诊断标准:更新了心衰的诊断标准,强调了生物标志物(如BNP/NT-proBNP)在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3. 治疗建议:根据最新研究证据,更新了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的推荐意见。例如,对于HFrEF患者,推荐使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ACEI作为一线治疗。

  4. 合并症管理:新增了对心衰合并症(如肾功能不全、贫血等)的管理建议。

04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新版指南的发布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精准诊断:更新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心衰患者。

  2.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指南提供了更加精细的治疗建议。

  3. 全程管理:从诱因预防到病情监测,从药物治疗到生活方式干预,指南提供了全方位的管理策略。

  4. 重视合并症:新增的合并症管理内容提醒医生在治疗心衰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其他疾病状态。

总之,《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心力衰竭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通过遵循指南的建议,临床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精准的诊疗服务,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