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血压容易过山车,高血压判定也有“三种标准”
冬季血压容易过山车,高血压判定也有“三种标准”
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其中,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什么冬季血压更容易过山车?如何控制血压?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CCU主任、主任医师刘晨提醒,冬季心血管疾病更高发,控制血压是关键。
高血压评判标准不同
参考这样诊断数据
如何评判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一次测量数值是否准确呢?刘晨介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实还分诊室血压、家庭测量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三种。
诊室血压如何测定是高血压呢?刘晨介绍,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而家庭测量血压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与诊室血压的140/90mmHg相对应。
24小时动态血压的标准就更不一样了,平均压≥130/80mmHg,白天平均压≥135/85mmHg ,夜间平均压≥120/70mmHg就算高血压了。
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刘晨介绍,包括吸烟、酗酒、不良作息和高盐饮食。吸烟会导致血压和心率升高,损伤血管;酗酒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不良作息,如熬夜,紧张、暴躁情绪,都可能使激素分泌紊乱,导致血压升高;高盐饮食则会导致血液中的盐含量增加,锁住更多水,使血液增加,直接导致血压升高。
重视清晨血压
提升血压管理效果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尽管许多高血压患者在诊室的血压得到了控制,但他们在家庭环境中的清晨血压往往未得到妥善管理。清晨血压通常是指早晨醒来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者是指动态血压监测中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至10:00之间的血压值。
清晨血压被认为是血压管理的关键时刻。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好清晨时段(早上6:00至10:00)的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应低于135/85mmHg,诊室血压应低于140/90mmHg),那么,24小时内的血压水平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刘晨建议,应顺应高血压治疗指南的最新趋势,建立以降低血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AS)为核心的高血压治疗新策略,强化血压管理,并特别关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
自行停药风险大
早期高血压不一定有症状
对于高血压,不少人有认知误区。刘晨提醒,高血压是常见病,但不代表容易治疗,建议定期规范治疗。另外,很多患者血压升高,不一定有明显症状,出现血压异常,不要简单归因于年龄大、遗传、工作累、颈椎病等因素。特别是年轻人、血压异常升高的患者,要更加重视。
自行停药存隐患。很多人担心服药后停不下来,“是药三分毒”等。但其实,保护心脏、脑、肾脏等脏器不受高血压损害才是首要的。
知晓医保政策,减轻长期就医诊疗负担。高血压药物是集采政策涉及最多的药物类型之一,另外高血压合并靶器官重度损害是门慢病种,城乡居民医保(包含以往的新农合)和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经心血管内科医生评估符合准入条件记得及时申请认定。
秋冬预防高血压
这些方式很重要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人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血压往往会出现波动。高血压患者在这一时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血压的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根本,可以从以下几点注意。
保持温暖很重要。寒冷的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多穿衣物,尤其是保暖内衣,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戒烟限酒,健康饮食是关键。秋冬季节,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食物来补充能量,但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均衡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避免血液过于粘稠。
遵医嘱服药。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秋冬季节更应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适量运动。尽管秋冬季节户外活动受限,但保持适量的运动对控制血压非常有益。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有氧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定期监测血压。秋冬季节应增加血压监测的频率,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变化。家庭自测血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更方便地跟踪血压变化。
避免情绪波动。秋冬季节,由于日照时间减少,一些人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或抑郁的情况。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心理调适,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