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专家推荐:中医养生法改善颈椎病
北医三院专家推荐:中医养生法改善颈椎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已悄然年轻化,甚至不少年轻人也早早加入了"颈椎病大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霍则军指出,中医治疗颈椎病有其独特优势,通过针灸、艾灸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养生方法,也能帮助我们远离颈椎病的困扰。
针灸艾灸: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两大利器
霍则军主任表示,中医针灸对大部分颈椎病都有较好的疗效。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脊髓型。其中,前三种类型通过针灸治疗效果显著。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缓解疼痛。
艾灸也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霍主任建议,可以先艾灸颈椎局部,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针对不同症状,还可以选择特定穴位进行艾灸。例如,头晕可艾灸风池或百会穴,心慌胸闷可艾灸夹脊穴或心俞穴,手麻则可艾灸后溪或合谷穴。
颈部锻炼:预防颈椎病的简单有效方法
除了专业治疗,日常的颈部锻炼也非常重要。专家推荐了几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
抬头运动:每天坚持做几次抬头动作,可以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米"字操:模仿书写"米"字的动作,让头部依次向前、后、左、右及对角线方向倾斜,每个动作保持5-10秒。
颈部伸展:双手交叉放在头顶,轻轻向下压头部,感受颈部的拉伸。
肩部环绕:双肩同时向前或向后做环绕动作,可以放松肩颈部肌肉。
穴位按摩:随时随地的自我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缓解颈椎不适。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保健穴位: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凹陷处,按摩可缓解头晕头痛、颈项强痛。
天柱穴:位于第二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可治疗头晕、后头痛、项强、肩背痛。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热敷或按摩可提升阳气,温经祛寒。
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按摩可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按摩可缓解手麻、头痛等症状。
日常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我们远离颈椎病: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固定一个姿势,每工作45分钟至1小时应休息5-10分钟,活动颈部。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8-15厘米为宜,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枕芯要柔软,形状要符合颈椎生理曲度。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颈部操、瑜伽等运动,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注意保暖:避免颈部受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有助于骨骼健康。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颈椎负担,保持适当体重对预防颈椎病很重要。
避免外伤:注意安全,避免颈部受到撞击或扭伤。
定期检查:特别是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定期进行颈椎检查很有必要。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颈椎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坚持适当的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关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颈椎健康,享受无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