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保健品真的有用吗?真相揭秘!
长期吃保健品真的有用吗?真相揭秘!
24岁的何女士最近体检查出脂肪肝,她开始主动学习肝脏健康相关知识,积极寻求有效的保健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号称有“保肝、清肝”作用的保健品让她十分动心。然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专家提醒,盲目服用护肝保健品反而可能导致肝损伤。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营养补充和健康管理。保健品因其便捷性和所谓的“保健”效果,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我们不禁要问:长期服用保健品真的有益健康吗?它是否能替代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保健品的效果:临床研究怎么说?
一项由美国国家卫生院资助的大型临床研究,对55至7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研究发现,服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人群,其血液中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显著高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此外,在六次追踪访视中,“善存”服用者有四次展示出更高的维生素C水平,以及三次展示出更高的维生素A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发现,在研究开始时,多维/多矿对营养不足者血液中的维生素A、E、C及核黄素水平具有较大影响。这表明,对于营养状况良好的人来说,保健品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而对于营养不足的人群,通过均衡饮食改善营养状况可能更为有效。
保健品的安全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虽然部分保健品确实能改善营养状况,但其安全性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专家指出,大部分人对保健品的具体成分并不清楚,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异性体质的人群,甚至可能出现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美国FDA也明确指出,维生素、矿物质、草本植物和其他膳食补充剂没有获得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如果一种补充剂承诺可以治愈或快速解决健康问题,这一效果太好,以至于它可能存在失实嫌疑。
如何理性选择和使用保健品?
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消费者应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以下是几个实用的建议:
咨询专业意见:在服用任何保健品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更需要谨慎。
选择信誉品牌:选购保健品时,应选择有良好口碑和认证的品牌。注意查看产品成分、含量、产地等信息,确保来源可靠。
关注成分和剂量:不要盲目追求高剂量,过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同时,要注意保健品中是否含有其他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分。
避免长期服用:不要长期服用同一种保健品,以免造成营养失衡或肝脏负担。建议定期评估身体状况,根据需要调整补充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根本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保健品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才是维持健康的根本。如果日常饮食已经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那么额外补充保健品的意义就不大。
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宣传。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