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新节能黑科技上线!
燃气锅炉新节能黑科技上线!
燃气锅炉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耗设备,在节能减排方面一直备受关注。最新的燃气节能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大幅提升了燃气锅炉的能效水平。这些新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浪费,还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你对这些新节能黑科技感兴趣吗?快来一起了解吧!
燃气锅炉的节能技术现状
燃气锅炉的节能技术主要围绕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和提高燃烧效率两个方面展开。目前主流的技术包括:
空气分级燃烧:将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分阶段与燃料混合燃烧,降低燃烧强度和火焰温度。二次供风出口速度很高,卷席周围烟气,使得烟气在炉内再循环。分级配风一方面降低了中心火焰的温度,另外一方面稀释了火焰表面的氧浓度,从而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
烟气再循环技术(FGR):将燃烧后的部分烟气(主要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引出返回至燃烧器,与新鲜的空气混合参与燃烧。再循环烟气的温度与炉膛内的火焰温度比要低得多,能够显著降低炉膛内的温度,减少炉膛容积热强度。同时,由于引入的烟气含氧量极低,在炉膛内可以有效降低炉膛内的氧气浓度,有效抑制了氮氧化物的形成。
水冷燃烧技术:燃烧器的火焰被冷却水管包围,通过冷却水管的冷却水带走热量,降低火焰温度,从而破坏氮氧化物生成条件。通常搭配预混燃烧技术一起使用,预混燃烧可有效缩小火焰长度,较短的火焰可充分被冷却水管进行降温,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全预混金属丝网表面燃烧:在燃烧之前将燃料和所需全部助燃空气进行精确比例预混,在燃烧全过程中,可实时进行空燃比的恒定。由铁-铬-铝及稀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多孔金属纤维网为燃烧表面,其气孔分布均匀,燃烧强度大,燃气和空气精确混合后,在其表面产生短簇型火焰,燃烧面积大,燃烧均匀,没有局部高温区,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最新技术突破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
燃气吸收式空气源热泵: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燃气吸收式空气源热泵,突破了传统定温发生对以烟气为代表的变温热源的利用瓶颈,形成了变温型吸收式热泵核心技术体系。该技术在2024年中国制冷展上亮相,其中200kW机组已经突破了国内外同类装备的最大规格。在实际应用中,该机组在-18~15℃宽环温区间,平均燃气能效达到1.44,相比燃气锅炉的节能潜力达到37.5%。
46MW真空锅炉:方快锅炉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单模块46MW真空锅炉,功率等级、经济性、排放、技术和可靠性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该锅炉在点火过程中,炉内燃起熊熊火光,机组运行各项参数稳定,可满负荷运转。
智能监测系统
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为燃气锅炉的节能管理插上了科技翅膀。逸云天气体检测仪可以对天然气锅炉排放的氧含量和氮氧化物浓度进行监测,确保锅炉排放符合环保标准。该系统采用在线监测方式,通过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器,对排放口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同时,系统还配备了预处理装置,对前端抽取的气体进行降温、除水等预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智能监测,企业可以实时掌握锅炉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燃烧参数,优化运行效率。同时,精准控制燃烧过程,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环保费用,并享受政府给予的环保优惠政策。同时,提高燃烧效率也意味着更低的能源成本,为企业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气锅炉的节能降碳之路正越走越宽。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更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更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燃气锅炉必将迎来更加绿色、高效的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