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推荐,赵本山如何登上春晚?
姜昆推荐,赵本山如何登上春晚?
1990年央视春晚上,一个名叫赵本山的东北艺人,以小品《相亲》征服了全国观众。这个长相朴实、语言幽默的农民形象,从此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常客,开启了长达21年的传奇之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小品王”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三位贵人的鼎力相助。
从街头艺人到春晚舞台
1988年,赵本山带着他的小品来到哈尔滨,参加央视春晚的分会场录制。满怀期待的他,却在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刻被通知无法播出。这对于一心想要登上春晚舞台的赵本山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失落的赵本山带着12瓶酒来到北京,希望能找到贵人相助。然而,在北京的12天里,他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推荐人,最终只能带着遗憾返回东北。
姜昆的慧眼识珠
转机出现在1989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辽宁演出时,无意中听到了观众对赵本山的称赞。带着好奇,姜昆前往赵本山的演出剧场观看。赵本山独特的东北幽默和生动的表演立刻吸引了姜昆的注意。他意识到,这个来自东北的艺人,正是春晚舞台所需要的。
姜昆决定将赵本山推荐给央视。然而,赵本山的节目在审查时遭遇了质疑,有人认为他的表演“脏兮兮的”,不适合春晚舞台。关键时刻,姜昆再次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持让赵本山登上春晚。
1990年,赵本山终于以小品《相亲》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这个讲述东北农民相亲故事的小品,以其独特的乡土气息和幽默感,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赵本山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瞩目的喜剧明星。
二叔的启蒙与李忠堂的提携
然而,赵本山的成功并非偶然。在他遇到姜昆之前,已经有两位贵人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本山的二叔是一位盲人艺人,精通二胡、唢呐等民间艺术。正是在二叔的教导下,年幼的赵本山学会了各种表演技艺,为他后来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时任铁岭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的李忠堂,为赵本山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李忠堂创作的小品《摔三弦》需要一位能演瞎子的演员,他一眼就相中了在《瞎子观灯》中有出色表现的赵本山。为了这个机会,赵本山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最终完美演绎了“算命瞎子张志”这个角色,一炮而红。
从“小艺人”到“小品王”
在三位贵人的帮助下,赵本山从一个街头艺人,一步步走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之一。他的小品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更推动了中国喜剧艺术的发展。
赵本山的成功证明了,一个有才华的艺术家,遇到伯乐和机遇,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而他与三位贵人之间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演艺界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