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5年累计收益超3000亿,年均收益率5%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5年累计收益超3000亿,年均收益率5%
2023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投资收益额达395.89亿元,投资收益率为2.42%。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已达3066.71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稳定在5.00%。这一成绩不仅跑赢了同期通货膨胀率,也超过了年均保底收益率2.88%约2.12个百分点。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会”)负责。社保基金会作为受托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 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受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范围和比例,直接投资运营或选择并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基金资产
在投资决策方面,社保基金会设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分析研判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形势,审议基金战略资产配置计划和年度战术资产配置计划。同时,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分别负责基金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投资策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社保基金会坚持并持续丰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在投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长期资金性质的认识,始终坚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使基金投资着眼于分享国民经济增长的长期收益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成果,在市场短期波动中保持定力。
具体到投资方式和范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投资于:
- 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
- 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等固定收益类产品
- 国债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
- 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 重点企业股权等
与社保基金的差异
虽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都由社保基金会管理,但两者在资金来源、投资目标和运营方式上存在差异。
全国社保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主要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其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等。截至2023年末,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达30145.61亿元,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6%。
相比之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托管理的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等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结余基金及其投资收益。截至2023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为22315.5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5.00%。
政策助力,未来可期
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 稳步提升全国社保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
- 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 细化明确中长期资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
这些政策将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提高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将为基金带来更高的潜在收益;另一方面,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将鼓励基金管理者更加注重长期投资策略,进一步提升投资绩效。
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市场化运作水平和资金运用效率有待提高
- 部分资金沉积在省内,无法进入资本市场
- 财政拨入规模增速趋缓
为应对这些挑战,社保基金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
- 优化不同投资品种比例,提高投资灵活性
- 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
- 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更多资金委托投资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政策支持和专业管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继续保持稳健的投资收益,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