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论坛热议:传统文化如何创新?
北师大论坛热议:传统文化如何创新?
2023年11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实践方略”为主题的年度文化创新论坛。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资源活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于丹教授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首先要实现资源的活化。这不仅包括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传播、可体验的文化产品,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
打造文明新生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于丹教授指出,传统文化的创新不能脱离现代生活,而应该与之深度融合,打造一种新的文明生态。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进行系统性创新。例如,在教育领域,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在文化领域,可以通过创新文化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科技赋能:推动文化新业态的发展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于丹教授建议,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例如,通过VR技术让观众“亲身体验”历史场景,通过AI技术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活力。
除了于丹教授的观点,论坛还聚焦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创新上,更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例如,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实现均衡发展,如何通过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等。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为推动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正如于丹教授所说:“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