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新冠患者隐私泄露案:如何维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新冠患者隐私泄露案:如何维权?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6890-99367376-u
2.
https://www.dmns.org/search?q=%E6%AD%A6%E6%B1%89%E5%AB%A9%E8%8C%B6(%E5%BE%AE9570335).1202
3.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82340-99367376-l
4.
https://www.animate.co.jp/en/shop/search/keyword:1%E5%B9%BF%E5%B7%9E%E5%A4%96%E5%9B%B4%E7%A9%BA%E4%B9%98%E4%B8%8A%E9%97%A8%5B%E9%A2%84%E7%BA%A6%E7%94%B5%E8%AF%9D%E5%BE%AE%E4%BF%A1132-0269-9532%5D%E6%8C%89%E6%91%A9%E5%B0%8F%E5%A7%90%E6%9C%8D%E5%8A%A1-%E6%89%BE%E5%B0%8F%E5%A7%90%E4%B8%8A%E9%97%A8%E6%9C%8D%E5%8A%A1-%E5%93%AA%E9%87%8C%E6%9C%89%E6%89%BE%E5%B0%8F%E5%A7%90vfbpm/
5.
https://www.bashu.com.cn/?id=970518
6.
https://policy.axa.cn/template/newNonMotor/excellentTravel/index_H19003.html?planDefineId=H19003&ms=MKT_PC_homepage_recommend_H19
7.
https://www.snapchat.com/explore/%E8%BF%B7%E5%B9%BB%E8%8D%AF%E9%A9%AC%E6%9D%A5%E8%A5%BF%E4%BA%9A(43276390%E5%BE%AE).0917

近日,成都一名新冠肺炎女性患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引发大量网络暴力。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隐私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01

新冠患者隐私泄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患者隐私泄露事件屡见不鲜。从武汉到北京,从大连到成都,多地都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患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被公开传播,不仅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还可能引发网络暴力,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这类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当前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的薄弱环节。一方面,一些基层防控单位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保护措施;另一方面,部分民众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不足,甚至存在恶意传播他人信息的行为。

02

法律红线:隐私泄露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偷窥、偷拍、窃听或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拘留时间延长至五至十日,并可能加罚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非法出售或提供他人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刑期可延长至七年以上,并加重罚金。若在履行职责或服务过程中获取信息后进行非法交易,惩罚会进一步从重。

即将于明年起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更是将自然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第一千零三十四条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03

维权之路: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面对隐私泄露,受害者并非无计可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 民事诉讼: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2. 行政途径: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对侵权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侵权人处以拘留或罚款。

  3. 刑事报案:如果隐私泄露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除了事后维权,预防隐私泄露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

  • 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在网络上。
  • 谨慎授权:在使用各类APP或填写个人信息时,仔细阅读隐私政策,谨慎授权。
  • 使用加密工具:在必要时使用加密软件保护敏感信息。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个人信用报告、银行账单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成都新冠患者隐私泄露案再次提醒我们,在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需要法律的完善和严格执行,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树立尊重和保护隐私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同时,不牺牲个人尊严和权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