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燕主任医师:血糖高患者如何科学养生?
安海燕主任医师:血糖高患者如何科学养生?
“血糖高”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主要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43亿。我国是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21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预计2030年将增至1.64亿人。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情志疏导等。其中,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控制血糖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安海燕主任医师对血糖高患者如何养生的建议。
饮食管理:从食材到注意事项
血糖高患者的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安海燕主任医师建议,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
选择健康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避免摄入添加糖和精制谷物。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坚果和全谷物都是良好的纤维来源,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适量摄入优质脂肪:选择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但要注意控制总量。
定时定量进餐:采用“餐盘法”安排餐盘:一半为非淀粉类蔬菜,四分之一为精益蛋白质,四分之一为碳水化合物,少量添加“有益”脂肪。
注意食物搭配:每餐应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但要控制总热量。例如,早餐可以是全麦面包配果酱、麦片碎加低脂牛奶,再加上一份水果。
限制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同时,要控制胆固醇和钠的摄入量。
专家提醒:血糖高患者在饮食管理中,不仅要关注食物种类,还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和摄入量。建议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和过度加工。同时,要根据个人的体型、活动水平和血糖控制目标,合理安排每餐的摄入量。
运动疗法:最佳时间与方式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安海燕主任医师指出,血糖高患者在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最佳运动时间:研究表明,下午进行中等到高强度运动,更有助于改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建议在下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推荐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的效果最佳。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抗阻运动如俯卧撑、哑铃训练等。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时效果最佳。可以用心率判断:运动时心率大约为50%-70%的极限心率(220减去年龄)。
运动时长与频率: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5次。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专家提醒: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高强度大量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要充分放松。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建议。
情志调养:心理因素与血糖控制
情绪和心理状态对血糖控制有很大影响。安海燕主任医师建议患者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研究显示,睡眠质量欠佳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睡眠正常的人高6倍。
管理情绪:避免过度思虑、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会影响血糖控制,甚至加速病情发展。
适度运动:适量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情绪,减轻压力。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和不规律的性生活。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和胰腺功能,影响药物作用;过度房事会耗伤阴精,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血糖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三忌”与“三慎”。忌熬夜加餐、思虑过度和久坐不动;慎饮酒、房事和咸食及面。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科学的运动疗法和良好的情志调养,血糖高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具体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