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张志勇: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2月25日下午,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问向实验室、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家庭养育环境研讨会上,《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正式发布。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基于三十四万全国各地家长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家庭的养育环境进行分析比较。
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危机
张志勇教授指出,当前家庭教育面临最大的危机是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危机。他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做人的教育、品格教育和生活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升学成功与否的教育。然而,当前社会普遍将考上国内外名校视为教育成功的标志,这种单一的成功标准导致家庭教育价值观严重偏离。
家庭教育主体性角色的缺位
第二个问题是家庭教育主体性角色的缺位。张志勇教授指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中国家庭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许多孩子由祖辈照顾,父母陪伴时间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尤为突出。这种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导致孩子在情感、安全感和依恋感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家庭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匮乏
第三个问题是家庭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匮乏。许多孩子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父母已经入睡才回家,导致家庭教育时间严重不足。此外,由于家长无暇照顾,学校不得不提供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这进一步挤压了家庭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家校关系的友好性降低
第四个问题是家校关系的友好性降低,矛盾冲突增加。学校出于安全考虑限制学生在校活动,而家长对校园伤害事件的容忍度较低,这些都导致家校关系紧张。张志勇教授建议,对于学校教育环境下发生的非故意性失误,社会和家庭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生态
最后,张志勇教授呼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生态。他认为,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只为升学服务,那不是协同育人,而是协同害人。他强调,教育需要回归生活,学校教育需要生活经验做支撑,而生活经验不能仅限于课堂,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作为补充。
《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问向实验室联合编撰,基于近百万家庭的调查数据,深度分析家庭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该报告的发布,为理解当前家庭教育现状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