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踩地就痛!3招远离足底筋膜炎,让你不再步步惊心
一踩地就痛!3招远离足底筋膜炎,让你不再步步惊心
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颗心脏,它们承受着全身的重量,每天扮演着支撑、移动和平衡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双脚往往成为老化的第一受害者,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足底筋膜炎。尽管足底筋膜炎不会立即对生命造成威胁,但带来的剧痛却不容小觑。中职棒的彭政閔、美国高尔夫明星老虎伍兹,甚至是曾在2012年NBA上掀起热潮的林书豪,都曾因足底筋膜炎而不得不缺席赛事。号称“运动员杀手”,让你举步维艰的足底筋膜炎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揭开它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及运动秘诀,让脚底疼痛不再困扰你。
一、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位于脚底跟骨前方,呈放射状,从脚跟延伸到脚趾,扮演着支撑和保护双脚的重要角色,主要作用是帮助脚维持弓的形状。当我们站立或行走时,足底筋膜能够支撑双脚,维持足弓,同时也能使脚保持弹性,在跑步或跳跃时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冲击。然而,如果足底筋膜承受过重的负担、脚受到不正确的受力及伸张,或是缺乏足够的休息,就容易受伤或发炎,这种情况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并带来疼痛和不适的感觉。足底筋膜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形:
- 急性足底筋膜炎:由于脚底突然承受庞大的压力,如剧烈的活动、高强度运动或其他外部刺激所导致,疼痛会突然出现且剧烈,可能还会伴随着局部肿胀和发炎。
- 慢性足底筋膜炎:主要是使用过度、年老退化造成,疼痛会持续发生,但不会像急性足底筋膜炎那么疼痛,通常伴随着肌肉紧绷。
简而言之,足底筋膜就像是脚底的保护垫,让双脚可以保持形状并吸收冲击,使我们的行动更舒适和顺畅。
二、足底筋膜炎发生原因?
足底筋膜炎大多是重复性的动作、微小创伤累积所造成的,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常见原因大部分是过度使用,其中也包含先天脚的构造或是年老退化的因素,常见发生原因包括:
- 体重过重:体重过重会让脚承受过多的重量,增加足部负担,加剧足底筋膜的受力情况,提升发炎风险。
-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在不平坦路面:容易因足底筋膜被过度拉伸而发炎疼痛,例如老师、医护人员、军人、百货公司专柜人员、商贩或是发型设计师。
- 运动过度: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导致肌肉不堪负荷,容易过度使用足底筋膜,增加发炎风险。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40岁的成人,足底筋膜会逐渐失去弹性,容易受到损伤和发炎。
- 先天脚的结构异常:先天性的脚部结构异常,如扁平足、长短脚等,也可能增加足底筋膜的负担,增加患足底筋膜炎的风险。
- 穿着不适当的鞋子:穿着不合脚、鞋底过软没有支撑力的鞋子或是过高的高跟鞋,都有可能改变脚的姿势,增加足底筋膜的压力而导致发炎。
三、足底筋膜炎的症狀有哪些?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腳跟疼痛,尤其是早上起床踏地的第一步會有明顯的刺痛感,其疼痛強度在患者症狀發生時不盡相同。常見的症狀有:
- 早上起床踏下床的第一步,腳底會劇烈刺痛,但多走幾步後疼痛有所緩解。
- 運動後會發生腳跟痛。
- 腳跟按壓時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 腳跟痛的情形會反覆且持續發生。
-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疼痛加劇。
足底筋膜炎的症狀會為生活帶來一定程度的不便和痛苦,從早晨起床時的刺痛,到行走後的疼痛,都會影響日常活動和生活品質,透過適當的治療和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緩解刺痛。
四、足底筋膜炎要怎麼舒緩?泡熱水、按摩有用嗎?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舒緩,根據自身的情形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有效舒緩不適與疼痛。
- 熱敷或冰敷:熱敷或冰敷15-20分鐘緩解症狀,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與筋膜,適合用在慢性足底筋膜炎,而冰敷可以減輕發炎和腫脹,適合用在急性足底筋膜炎。
- 按摩:輕柔按摩足底筋膜周圍肌肉,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放鬆緊繃肌肉,減輕疼痛,但要注意急性足底筋膜炎發生時,千萬不可以按摩刺激足底。
- 穿著適合的鞋子:鞋子可以幫忙支撐腳底,選擇有支撐性,符合腳結構的鞋子或是可以使用科技足墊,減輕腳的壓力,避免筋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發炎。科技足墊依照以下3原則挑選:
- 是否有自然足跟包覆:加強足跟包覆可以讓足跟發揮最大的吸震能力,並同時提供足跟穩定與支撐性。
- 是否有動態足弓支撐:踩踏時足墊會自然回彈,動態靈活調整提供足弓像拱橋般的支撐力。
- 是否有使用吸震墊片:運動時,腳底會受到更多來自地面的衝擊力,有使用吸震墊片,可以達到吸震減壓的效果。
- 伸展運動:進行伸展運動放鬆緊張的筋肉,像是小腿肌肉或是足底筋膜,可以有效舒緩足底刺痛,但急性足底筋膜炎應多休息避免運動,待疼痛緩解後再進行。
這些舒緩方法對每個人的效果都不同。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請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五、足底筋膜炎治療
發生足底筋膜炎第一時間最重要的就是休息,避免刺激讓疼痛加劇,讓腳可以有恢復的時間。一般治療會先採保守治療,像是口服藥物或物理治療減緩疼痛,若保守治療沒有改善,則會建議進行增生治療或是震波治療。再嚴重者就需要進行手術開刀治療。
- 物理治療:透過熱敷、冰敷、電療、超音波或是足部伸展等方式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緊繃的腳底肌肉,減輕疼痛與發炎。
- 藥物治療:口服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或是注射皮脂類固醇緩解疼痛及不適。
- 增生治療:針對疼痛根源治療,修復受傷的筋膜,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或是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等藥劑注射到足底筋膜與腳跟相連處,刺激足底筋膜自行修復。
- 震波治療:利用高能量的聲波波束通過皮膚直接作用於受影響的區域,促進組織修復和癒合,減輕疼痛並改善。治療過程中需要多次治療以達到最佳效果,而效果也因個人情況而異。
治療腳底筋膜炎除了專業的治療外,自我照顧也是重要的關鍵,否則每走一步或是每站一秒多是對腳的傷害。改變不好的走路習慣、穿著合適的鞋子、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控制體重、適量運動或是進行足部伸展及按摩都有助於減輕疼痛,預防足底筋膜炎再次復發。
六、足底筋膜炎保健運動
不論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都有可能因為先天身體構造、後天行為等原因而深受足底筋膜炎之苦,透過按摩、運動伸展肌肉與足底筋膜及訓練足底與小腿肌力,可以減緩疼痛或預防發炎,讓你不再舉步維艱。傳統的保健運動包括按摩、伸展運動與肌力訓練,雖然能帶來改善,但對某些人來說,需要投入大量體力或時間,甚至會在過程中感到不適,對此有新的運動方式,提供更輕鬆、低風險達到相似效果。
创新被動式运动-无压无痛操作简单,容易持续执行:
全身垂直律动是一种轻松且低风险的运动方式,不需要过多的体力参与。全球运动医学权威-陈俊忠教授在「运动比你想的还轻松」书中提到,律动运动是透过机械产生的上下振动,在不需要过多努力的情况下,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与肌膜,达到放松与舒缓的效果。
按摩
一般按摩:徒手轻轻揉捏小腿、脚底紧绷肌肉、筋膜,或是脚踩按摩球,稍微施加力道来回滚动按摩,要注意按摩时需注意力道,过程中不可以有疼痛感。
足底拍打律动按摩:温和放松足底紧绷筋膜,同时促进双脚与腿部血液循环、舒缓腿部疲劳。
动作要领:
- 身体放松坐在椅子,双脚放在律动机上。
- 选择个人感受最舒适的律动频率。
- 借由移动双脚,拍打脚底、脚尖、脚跟、足弓等不同部位。
伸展运动
- 毛巾伸展法:减轻脚掌踏地的疼痛。
动作要领:
准备一条长度适中的毛巾,于平地上坐稳。
将毛巾套在脚掌并用双手拉住。
脚伸直持续10-30秒为一组,一次可做5组。
撑墙伸展法:伸展小腿肌肉。
动作要领:
双手伸直轻扶于墙上,单脚向前伸,另一脚向后伸直。
脚跟不离地,维持10秒,换脚再重复此动作。
左右脚拉伸为一组,一次可做5组。
律动伸展训练与放松:提升足底与腿部血液循环,活化腿部肌群,舒缓走路踩地的不适。
动作要领:
- 身体放松坐在椅子,双脚放在律动机上。
- 选择个人感受最舒适的律动频率。
- 双脚垫起脚尖,维持10秒。
- 脚跟保持在律动机上,脚尖朝上翘起,维持10秒。
- 2个动作重复10次为一组,一次可做3组,组间休息约20秒。
肌力强化训练
- 脚底抓毛巾训练(初阶):强化训练足底肌肉的力量。
动作要领:
准备一条毛巾,将毛巾放在脚下。
以脚跟为支点,脚心弯曲,向握拳一样将毛巾抓起。
保持出力6秒,休息3秒,重复此动作,做20次。
每天可循序渐进做2-6回。
踮脚尖(进阶):伸展筋膜并强化训练小腿与足底小肌肉的力量训练,提高足弓与脚踝稳定性。
动作要领:
- 双脚与肩同宽站在律动机上,可依照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是否要扶着墙壁或桌子。
- 选择个人感受最舒适的律动频率。
- 将背部打直,双脚垫起脚尖,保持10秒放松,重复此动作10-15次。
- 每天训练3回。
参考资料:
- 卫生福利部丰原医院(2023)。足底筋膜炎。
- 仁爱医院(2022)。足底筋膜炎之物理治疗。
- 台大医院(2021)。一下床就痛~足底筋膜炎。
- 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2021)。改善足底筋膜炎疼痛,医推荐2招居家复健运动。
- 卫生福利部彰化医院(2020)。足底筋膜炎。
- 卫生福利部台东(2015)。足底筋膜炎 下床踩地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