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冷知识大揭秘:从返老还童的水母到会坐月子的金鱼
动物界冷知识大揭秘:从返老还童的水母到会坐月子的金鱼
灯塔水母:返老还童的“永生”之谜
在动物界,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它被誉为“返老还童”的永生水母——灯塔水母(Turritopsis rubra)。近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研究员与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等合作在海洋水母运动模式与生活史策略研究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灯塔水母平衡囊缺失及其逆向发育的进化特征与遗传基础。
研究团队组装了染色体水平的灯塔水母基因组,并与其它刺胞动物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灯塔水母的耳石形态发生和纤毛运动相关基因受到显著选择或缺失。这些基因的缺失导致灯塔水母无法形成平衡囊,从而表现出直线游动的运动特征。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独特的运动模式影响了灯塔水母的生存策略。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灯塔水母衍生出从水母成体到水螅体的逆向发育能力。当环境条件不利时,灯塔水母可以将其身体组织重新编程,回到幼年水螅状态,然后再重新生长为成体。这种“返老还童”的能力使得灯塔水母被誉为“永生水母”。
企鹅的膝盖在哪里?
说到企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种生活在南极的可爱鸟类,以其憨态可掬的外表和摇摇摆摆的走路姿势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企鹅其实是有膝盖的!
虽然企鹅的膝盖藏在厚厚的羽毛和脂肪下,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而且不同种类的企鹅在体型、习性上都有所差异。比如帽带企鹅头部下方有一条黑色带状纹,像戴着帽子一样;阿德利企鹅则主要生活在南极海岸及其附近岛屿;金图企鹅头顶有一条宽阔的白色条纹,像戴着头巾;王企鹅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企鹅,体型仅次于帝企鹅。
动物界的冷知识大揭秘
金鱼也需要坐月子?是的,你没听错!在金鱼繁殖季节,种鱼在交配后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福建闽侯县南通镇的春园鲤生态养殖场甚至为金鱼准备了50平方米的“豪华月子房”,以提高种鱼的成活率。
丹顶鹤的红顶其实是因为秃头。当丹顶鹤长到1到2岁时,头部的羽毛会逐渐脱落,露出头皮下的毛细血管,呈现出鲜红色。
“鹤顶红”这种剧毒药物其实与丹顶鹤无关。它是指不纯的砒霜,因加工技术限制而呈现红色。
斑鱼狗其实是一种中型翠鸟,拥有出色的捕食技巧,能凭借发达的肌肉在空中实现悬停,迅速捕捉水中的鱼。
斑马的条纹是黑底白纹,而且每头斑马的条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
大熊猫其实是个“近视眼”,因为长期生活在光线昏暗的竹林中,视力逐渐退化。而且大熊猫并非有6根手指,只是腕骨上有个强大的籽骨——“伪拇指”。
大象幼崽堪称动物界“大胃王”,每天需要至少11升母乳。而且它们像人类的小朋友一样,累了就会撒娇,当一天走30公里路时,幼崽就会发脾气,气得满地打滚儿,不肯起来。
小熊猫与大熊猫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它们除了吃饭,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河马自带“防晒霜”,离开水面后会流出“红色汗水”,这种天然防晒剂不仅能防晒,还能保持皮肤湿润,抵御细菌感染。
羊驼吐口水是为了自我保护。当受到惊吓或有危险靠近时,羊驼会吐出掺杂着胃酸和未消化草料的口水,这种口水非常臭,喷到身上很难消除。
动物也有意识吗?
关于动物是否有意识这个问题,科学界已经有了基本肯定的回答。大型类人猿和一些灵长类动物不仅有自我识别的意识,还能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情感和智慧。
比如,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原副主任郭耕就曾亲眼见过一只金丝猴用假动作、假声音和假信号把其他同伴骗走,然后独享美食。还有一只母猴在失去幼崽后连续一个星期不舍得放手,一直抱在怀里,这种慈母般的难舍难弃令人动容。
法国哲学家多米尼克·莱斯泰尔说过,“动物的智慧并非进化不充分的人类智慧,它是不同于人类智慧的智慧。”在我们心目中“有意思”的动物,究竟有没有“意识”呢?回答好这个问题,或许取决于我们对“意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