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如何走出心理阴霾?
失独家庭如何走出心理阴霾?
失独家庭面临巨大的情感打击和生活压力。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与搜狐联手召开论坛,探讨“老年失独的心理困境与破局”,通过小组工作方法和社会支持网络帮助这些家庭走出心理阴霾。赵常权夫妇的经历表明,通过参加石景山失独群活动和基金会组织的工作坊,他们学会了自我排解和转移方式,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失独家庭的心理困境
失独问题是1980年公开信发表之后中国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相伴相生的问题。在微观家庭的意义上,失独父母和家庭在这个孩子友好的东方古老文化体系中所承受的痛苦之深和苦难之大,可以说一辈子挥之不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的研究表明,失独家庭面临巨大的情感打击,需要长期的心理疏导和关怀。
失独再生养家庭面临诸多困难。例如,很多失独再生养家庭的父母年龄已经偏大时再生育或收养了一个孩子,很容易身心疲惫,健康状况堪忧甚至出现焦虑症或者抑郁症,而且经济上压力大、不堪重负,而且还潜伏着亲子关系扭曲的风险——对于来之不易的第二个宝宝过度保护和宠溺,使得孩子的培养结果走向愿望的反面(成为逆子和啃老一族),以及细思极恐的二次失独的潜在风险。从孩子一端来看,存在着过早丧父丧母甚至成为孤儿的风险。可以说,失独家庭再生养孩子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更甚于失独前。
社会支持系统
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心理阴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北京枫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发布的《失独家庭再生养状况调查》显示,失独后想再要一个孩子的比例高达86.76%。不想再生养的仅占13.24%。其中三分之二的再生养了孩子,年龄主要分布在40-60岁之间,60%集中在50-60岁之间,甚至60岁以上再生养的占比7.78%。80%的失独者认为再生养能带来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念。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补助标准:
- 深圳:农村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城镇家庭3万元;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助800至1000元不等。
- 上海:每人每月补助提高至250至300元,一次性补助达5000至8000元。
- 杭州:全市统一将每月补助提升至300至400元。
心理疏导和互助
心理疏导和互助对失独家庭至关重要。小红书上有多位心理咨询师和婚姻情感指导师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例如,有用户表示:“我是一名🇨🇳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女性成长婚恋关系,家庭教育等方面如果最近情绪低落的宝子,不开心,内耗焦虑或是工作家庭感情影响,无法释放出来,不用再独自承受。我可以给你一定的解决问题思路。”
此外,失独家庭互助小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帖表示:“我想在大连组织一个周末小组互助会,有人感兴趣吗?感觉这种形式在美剧里非常常见,不知道在国内有没有这样的形式,但我还没有看到。”
重建生活
通过抗逆力培育和身份认同重建,失独老人可以逐步走出心理阴霾,重建生活。陈莹在《抗逆力培育下失独老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及重建》一文中指出,抗逆力的培育可以逐步减缓失独老人身份认同危机的影响和对其生活的负面连锁效应,同时可以增强失独老人的个体能力特质和环境支持网络建设,达到重建其身份认同的目的。
赵常权夫妇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参加石景山失独群活动和基金会组织的工作坊,他们学会了自我排解和转移方式,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这表明,通过社会支持和自我努力,失独家庭完全有可能重建生活,重获新生。
结语
失独家庭的心理困境是一个复杂且沉重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以及失独家庭自身的努力,我们完全有可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霾,重建生活。赵常权夫妇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找到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