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金融治理2025:新困境与新应对报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金融治理2025:新困境与新应对报告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789431_121665362

21世纪2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困境。G20机制出现"体系空心化"危机,因诞生于应对危机且缺乏强制约束性,在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各国行动不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加大,部分成员国推行单边主义,导致其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协调作用大幅削弱。

"国家金融化"现象愈发严重,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过度推行金融自由化,致使产业空心化、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蔓延全球,而当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对此缺乏有效应对机制。

"金融武器化"在俄乌冲突后成为焦点,西方国家将金融作为制裁工具,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根基,引发全球金融公共品供需萎缩与体系碎片化,资产"去美元化"等趋势渐显。

"货币虚拟化"伴随数字货币发展而生,私人数字货币数量激增,其去中心化特征与传统全球金融治理的中心化结构冲突,各国在数字货币治理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监管难度剧增。

"债务天量化"使全球债务总额持续攀升,发达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虽面临不同偿债风险,但整体上主权债务泡沫已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棘手难题,危机一触即发。

在此背景下,中国具有独特金融优势。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秉持共赢理念,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稳健应对,稳定全球市场预期,并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参与规则制定,提升了国际话语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党领导金融,避免金融集团利益绑架国家利益,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定。

在金融外交方面,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金融合作,借助亚投行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中国在数字金融监管上起步早、措施严,在推动数字货币发展的同时,有效防控数字金融风险。并且,中国始终坚守防范金融危机底线,积极防范隐性债务风险,确保经济长期稳定。

为应对全球金融治理困境,中国的"金融强国"战略路径清晰。要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在开放方面,稳中求进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保障金融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拓展开放深度广度,提升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加强人民币金融市场建设与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同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着重增强其国际储备和投资功能,优化国际货币体系。此外,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方面工作,深化金融监管改革,防止金融脱实向虚。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