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长治八义窑: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抹彩虹
探访长治八义窑: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抹彩虹
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一抹色彩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它就是诞生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八义镇的红绿彩瓷。这种开创了中国多彩装饰先河的瓷器,不仅见证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演变,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
千年窑火:八义窑的历史传承
八义窑创烧于宋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八义窑的工匠们发现了独特的矾红颜料,这种颜料烧制出的红色鲜艳夺目,成为红绿彩瓷的重要特色之一。八义窑的出现,打破了当时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开创了中国陶瓷多彩装饰的先河。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八义窑曾在20世纪80年代停产歇业,这项珍贵的陶瓷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直到2012年,在李建平等人的努力下,八义窑红绿彩瓷的烧造技艺才得以恢复。
工艺重生: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八义窑红绿彩瓷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首先在瓷器坯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烧制白釉瓷器。成品后,瓷绘艺人用毛笔蘸上红绿黄彩在釉面上描绘纹饰,二次入窑以800摄氏度进行烘烤,使彩料与瓷釉慢慢烧结,最终在白釉上呈现出鲜艳的红绿彩。
为了恢复这项传统工艺,李建平等人走访了当年在“八义陶瓷厂”工作过的老窑工,收集了大量的红绿彩瓷和生产工具。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们终于成功恢复了红绿彩瓷的烧造技艺。如今,八义窑红绿彩瓷已开发出碗、盘、罐、杯和工艺品等300余款产品,年产量达500多万件。
文化新生:从“非遗”到“老字号”的蝶变
2021年,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4年更是被国家商务部公布为“中华老字号”。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当地建立了八义窑文化博览园、红绿彩博物馆等,成为集生产、研发、展销、旅游于一体的陶瓷文化产业聚集区。
八义窑红绿彩瓷的复兴不仅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每年为八义镇红绿彩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还推动了相关科研创新。目前,八义窑已申报科技研发创新项目3个,并取得了国家9项实用型专利。
走向世界:八义窑的国际影响力
八义窑红绿彩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国际声誉。产品先后在国际文博会、农博会、旅游展览会上获得20余项大奖,并入选外交部外交物资采购目录。目前,八义窑的产品已开发出50多个品种,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市场销售体系。
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焕发光彩,八义窑红绿彩瓷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更成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今的八义窑,正以创新的姿态,续写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