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疗法:突破性物理治疗手段为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电场疗法:突破性物理治疗手段为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4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项突破性的癌症治疗方法——电场疗法,用于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这是继胶质母细胞瘤和恶性胸膜间皮瘤之后,电场疗法获批的第三个适应症,标志着这种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在癌症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什么是电场疗法?
电场疗法,也称为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它通过低强度的交变电场,干扰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具体来说,电场疗法设备会通过皮肤释放特定频率的交变电场,这些电场能够影响癌细胞内的带电蛋白质,阻止它们在细胞分裂时移动到正确位置。由于癌细胞和健康细胞在分裂速率、形态结构以及电学性质上存在差异,这种特定频率的电场只会对癌细胞产生影响,而不会影响正常细胞。
临床应用现状
电场疗法最早于2011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数据显示,与单独使用化疗相比,电场疗法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在一项涉及近700名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研究中,使用电场疗法联合化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从15.6个月提高到了20.5个月,五年生存率从5%提高到了13%。
2019年,电场疗法又获批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化疗相比,电场疗法联合化疗可以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从12.1个月提高到18.2个月。
最新突破:非小细胞肺癌
最新获批的适应症是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根据3期LUNAR临床试验的结果,使用免疫治疗或化疗的肺癌患者,加入电场疗法后,平均生存期得到提升。具体来说:
- 接受电场疗法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的患者,生存期从8.7个月提升至11.1个月
- 接受电场疗法联合免疫治疗的患者,生存期从10.8个月提升至18.5个月
这一结果表明,电场疗法与现有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以为肺癌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
未来展望
目前,多家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正在积极开展电场疗法的临床试验,探索其在更多癌症类型中的应用潜力。例如:
- 电场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胃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
- 电场疗法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III期临床试验
- 电场疗法治疗胰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
然而,电场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实体瘤,特别是那些位于深层或位置复杂的肿瘤。此外,植入心脏起搏器、自动除颤仪等电子设备的患者不适合该疗法,孕妇也不属于适应症人群。
尽管如此,电场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临床效果,使其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场疗法将在未来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