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言秘籍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言秘籍大揭秘!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A4%AE%E5%B9%BF%E6%92%AD%E7%94%B5%E8%A7%86%E6%80%BB%E5%8F%B0%E4%B8%BB%E6%8C%81%E4%BA%BA%E5%A4%A7%E8%B5%9B%EF%BC%88%E6%96%B0%E9%97%BB%E4%B8%BB%E6%92%AD%E5%AD%A3%EF%BC%89/6531299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H8D8PE0552J0SG.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3A032JF00
4.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44653&sid=11
5.
https://news.gznu.edu.cn/info/1010/95455.htm
6.
https://jsnews.jschina.com.cn/kjwt/202412/t20241203_s674e658ee4b0a9f2187c16a8.shtml
7.
https://www.yanjiangkoucaipeixun.com/koucaipeixun/12491.html?m49pageno=3
8.
http://ylzbl.com/article/5132

央视《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其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直备受关注。他们是如何通过严格的选拔条件和专业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从稿件训练到临场发挥,再到心理素质的培养,《新闻联播》主持人背后的努力和技巧将一一为你揭晓。

01

严格的选拔标准

要成为一名《新闻联播》主持人,首先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选拔条件。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报名要求,候选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年龄:18周岁至36周岁(以报名时出生日期计算)。

  2. 学历:具备教育部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或教育部承认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三年级(含)以上在校生。

  3. 形象:端庄大方,符合国家级媒体主持人的形象要求。

  4.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能够胜任高强度的工作。

  5. 法律记录:无违法、违纪不良记录。

  6. 语言能力:热爱新闻播音工作,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

这些条件确保了入选的主持人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拥有较高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标准。

02

专业的语言训练

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主持人,仅仅满足选拔条件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经过系统的语言训练,以确保在镜头前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

贵州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播窦爱莉在一次讲座中分享了有声语言训练的正确方法。她强调,有声语言表达的底层逻辑就是要让人听清楚,并且能够打动人。有声语言创作需要满足听觉规律和接受规律。有声语言创作听觉规律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单向链性、稍纵即逝、唤起想象的特点,而接受规律是创作技巧的起点,要有“过程”、要很“明确”、要有“期待”。

具体训练方法包括:

  1. 明确认识问题:了解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和不足之处。

  2. 跟读模仿:通过模仿优秀主持人的语调、语速和发音,建立语感。

  3. 比较调整:在实践中不断比较自己的表现与专业标准的差距,进行调整。

  4. 反复练习:通过大量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5. 实践检验: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训练成果,不断优化提升。

03

日常工作流程

《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日常工作紧张而有序。每天,他们需要完成以下工作流程:

  1. 新闻稿件准备:提前熟悉当天的新闻内容,对稿件进行仔细分析和理解。

  2. 语言表达训练:针对每条新闻的特点,进行发音、语调和语速的训练。

  3. 节目录制:在演播室进行新闻播报,确保每个字词都准确无误。

  4. 现场直播: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进行现场直播报道。

  5. 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抗压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保持冷静。

为了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主持人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他们不仅要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还要了解最新的语言发展趋势,确保自己的表达始终符合时代要求。

04

AI技术的创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AI主播的应用,推出了多个具有创新性的项目。

例如,“康晓辉”是央视基于康辉原型开发的AI主播,不仅能够进行常规新闻报道,还能与真人记者互动。新华社则推出了全球首位3D版AI主播“新小微”,通过AI算法实时驱动,能够实现多机位、多景深的演进。央视网的“小C”更是突破了传统AI主播的局限,以一个刚出大学校园女孩的形象,大量使用年轻人流行的热点用语,传播效果显著提升。

这些创新尝试不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形式,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AI主播目前仍处于“有限创新”的阶段,它们更多是作为传统新闻生产的补充,而非替代。

05

结语

《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言魅力,源于他们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和对语言的精良掌控。从选拔到训练,从日常准备到临场发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付出。随着技术的进步,AI主播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优秀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温度,依然是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