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意芳菲》里的中元节:放河灯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意芳菲》里的中元节:放河灯的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1541065_120360322
2.
http://jl.people.com.cn/n2/2024/0223/c349771-40754111.html
3.
https://www.sohu.com/a/756636269_121124385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7A034NL00
5.
https://www.sohu.com/a/853305308_120045806/
6.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4/0207/c1008-40174862.html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94729733354618913
8.
https://m.qidian.com/ask/qamrhlwxaen
9.
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qglb/sc/202409/t20240910_955162.html
10.
https://m.tangshui.net/post/show/62751cf12d37ed1fd4c004a2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2/12/17796573_1127670389.shtml

近日,热播电视剧《如意芳菲》中的一场“放河灯”场景引发了观众热议。剧中,主人公们在夜色中将一盏盏河灯轻轻放入水中,灯光随波逐流,场景既浪漫又神秘。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剧集的精良制作,更让许多人对“放河灯”这一传统习俗产生了浓厚兴趣。

放河灯,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传统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它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01

从火的崇拜到祈福仪式:放河灯的历史溯源

放河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先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他们将火视为万物之源,认为火是吉祥温暖的象征,能够驱赶野兽、带来光明和温暖。因此,火成为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

到了渔猎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学会驾舟出海捕鱼。为了祈求平安,渔民们会在出海前制作小船,放置祭品和点燃蜡烛,将其放入水中,任其随波逐流。这种做法在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彩船灯”。

真正将放河灯发展成为一项重要民俗活动的是汉明帝时期。据史料记载,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其中就包括放河灯这一仪式。从此,放河灯不仅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更被赋予了宗教意义。

唐宋时期,放河灯的习俗达到了鼎盛。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虽然诗中未直接提及河灯,但描绘了中元节夜晚的景象,暗示了放河灯的场景。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当时汴京城中元节放河灯的盛况:“于广庭中作大池,池中设彩船,船中载乐工,奏乐放灯。”

02

千灯竞放:各地放河灯的独特风情

放河灯这一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流传,但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放河灯方式。

在福建和台湾地区,由于靠近海洋,放河灯更多地与潮汐相结合。人们利用潮水的涨落来放河灯,既是对海神的祭祀,也是对两岸亲人的一种情感寄托。每年中元节期间,两岸同胞都会在海边放河灯,祈求亲人平安,期盼团圆。

四川自贡的放河灯活动则与当地的盐业文化密切相关。自贡素有“盐都”之称,盐业的繁荣带来了商业的兴盛。每年中元节,自贡都会举办盛大的盂兰会,商人们会出资制作大型河灯,在釜溪河上放灯祈福,既是对先人的祭祀,也包含了对生意兴隆的期盼。

而在北方,最具特色的是吉林松花江的冬季放河灯。由于松花江流经丰满大坝形成不冻江,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江面也不会完全结冰。因此,吉林市的居民在春节期间依然可以放河灯。当夜幕降临,五彩斑斓的河灯在白雪覆盖的江面上漂浮,与岸边的雾凇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北国风光。

03

灯火里的文化传承:放河灯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放河灯的习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祭祀仪式,更成为了人们表达美好愿望、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方式。

每年中元节期间,许多城市都会举办放河灯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人们亲手制作河灯,写上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福,然后将其放入水中。这一刻,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放河灯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河灯多用纸张、木头等材料制成,形状以莲花为主。而现在,除了保留传统工艺外,还出现了用环保材料制作的河灯,形状也更加多样化,有动物形、花形等,既美观又环保。

更为重要的是,放河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新的诠释。它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悼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放河灯让人们有机会停下脚步,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如《如意芳菲》中所展现的那样,放河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民俗活动,它更像是一盏指引人们心灵的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习俗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在人们的心中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