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嘉兴南湖:生态修复让“母亲湖”重焕生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嘉兴南湖:生态修复让“母亲湖”重焕生机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9
来源
1.
https://www.mee.gov.cn/home/ztbd/2023/mlhh2/yxal2/zj/202311/t20231113_1055784.s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1A00U9Z00
3.
https://www.jiaxing.gov.cn/art/2025/1/24/art_1229329272_5449968.html
4.
http://www.nanhu.gov.cn/art/2024/5/8/art_1229282922_5296665.html
5.
http://www.nanhu.gov.cn/col/col1570711/index.html
6.
https://www.zj.gov.cn/art/2024/1/30/art_1229017139_2511621.html
7.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70870
8.
https://www.tsinghua-zj.edu.cn/news/media/yang-shi-jiao-dian-fang-tan-guan-zhu-jia-xing-sheng-tai-xiu-fu-zhong-de-qing-hua-chang-san-jiao-yan-jiu-yuan-ke-ji-li-liang
9.
http://www.chinatre.com/NewsDetail.aspx?ID=299

南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是海盐塘、平湖塘、嘉善塘等多条河流的交汇处。近年来,嘉兴市持续推动南湖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改善了南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01

全方位生态修复工程

2016年,嘉兴市通过《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为南湖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2018年起,嘉兴市投资2.68亿元,启动南湖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探索“先水养草,后草养水”的生态修复模式。

02

先水养草:入水降浊提质

针对南湖“水系通、换水时间短、水质浑浊、积淤厚、生态系统弱”的特点,工程团队构建了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模拟测算南湖换水周期和水质变化趋势。通过测算,在南湖建设6处入湖控水设施,通过建设拦河闸坝,对进入南湖主湖区的水进行过滤降浊,全面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此基础上,改造南湖水下地形,为水草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03

后草养水:构建水下森林

根据水质特点,陆续在南湖抛投多种水生植物,打造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水下森林”。如狐尾藻、伊乐藻等耐污能力强,为其他沉水植物提供基础条件;刺苦草、马来眼子菜等作为优势种,进一步助力净化水体。同时,考虑到生物多样性,选取了矮生苦草、微齿眼子菜等伴生种,并投放5.6吨底栖动物螺、贝、蚌等水生动物,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04

数字赋能:实现长效监管

基于大数据平台、地理空间库、物联网技术,整合南湖水域及汇流水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水文钢坝实施监控等数据,构建一张图的水务综合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对南湖水质、水文的实时监测,精确跟踪水质数据,预测变化趋势,及时预警防范,确保南湖水质的长期稳定。

05

显著成效:水质提升,生态恢复

经过持续治理,南湖水质已达到湖库Ⅲ类水平,湖区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25%,修复面积已达14.8万平方米,占水域面积的28.5%,透明度达到0.8米以上,较治理前的20厘米提升至30厘米。恢复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创造水面绿意点缀、水底水草悠悠,“水下—水面—岸边”三者协调的优美景观。

06

经验启示:平原水网湖泊保护修复的典范

南湖美丽河湖建设通过外源截污、水量调控、内源清污、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湖区水体流速和更新速率,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有效破解了水体流动性差、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的水污染问题,为平原水网地区湖泊保护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