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

引用
虎嗅网
1.
https://m.huxiu.com/article/3861543.html

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是一个独特的人格特质群体,他们对周围环境和刺激有着高度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这种特质既带来了独特的洞察力和同理心,也伴随着过度刺激和情绪调节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敏感人群的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帮助这一群体更好地理解自己,提升幸福感。

高敏感人群的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以下情况:

  • 经常因为对方的一句话陷入纠结,甚至影响睡眠;
  • 总感觉疲惫,但又觉得疲惫都是自找的;
  • 对别人的情绪感同身受,很容易共情他人;
  • 羡慕那些"皮实"、"钝感"的人……

如果你经常被这些困扰,你可能是"高敏感体质"。高敏感人群会经历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比如:

  • 对声音、气味、味道等异常敏感,警笛声或施工噪音可能"让你有钉子砸头的感觉";
  • 在拥挤的人群中或面对强烈气味时感到不适;
  • 具有很高的"惊吓反射",容易被轻微的声音或突然的动作吓到;
  • 常被误解,被评价为"害羞"、"内向"或"神经质";
  • 像一块情绪海绵,容易吸收他人的感受并因此精疲力竭;
  • 洞察力强,擅长发现别人可能忽略的细节;
  • 需要大量独处时间来充电;
  • 回避冲突,害怕身体不适;
  • 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容易过度思考;
  • 不喜欢暴力和残忍场面;
  • 容易沉浸于艺术作品并深受感动;
  • 腹部饥饿时情绪波动大;
  • 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喜欢幻想和白日梦;
  • 建立日常秩序来获得安全感;
  • 对批评特别敏感。

高敏感人群的定义与特征

"高敏感体质"(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是一种稳定且持久的人格特征,在学术界也被称为"感官处理敏感性"(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SPS)。心理学家Elain Aron和Arthur Aron在1996年正式确定了这一概念,此后吸引了大量关注。据统计,高敏感人群约占总人口的15%至20%,男女比例相当,但男性更不愿承认自己是高敏感体质,可能因社会文化偏见所致。

Elain Aron提出了四个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高敏感人群:

  1. 处理深度:高敏感人群对所有信息(想法、感受、印象等)都会进行深层次处理,像精密地震仪一样捕捉并快速反应。这种特质有时带来好处,有时则导致疲劳和压力。

  2. 过度刺激:由于对信息进行深度处理,高敏感人群更容易达到过度兴奋状态,伴随肢体和情感紧张,有时会导致焦虑。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避免紧张状况。

  3. 情绪反应:高敏感人群具有强烈的情感反应,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显现,对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反应都更为强烈。

  4. 对微小刺激的敏感性:高敏感人群对微小的噪音或颜色等刺激反应强烈,这源于其深层次的信息处理方式。

高敏感人群的成因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高敏感性可能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等数百种影响人格的基因有关。

  2. 童年环境:"情感忽视"的童年环境可能对高敏感人群产生更大影响。在情感忽视的家庭中,父母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进行足够确认和回应,这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感觉无关紧要"的信念。

  3. 差异易感性:研究发现,高敏感人群在恶劣环境中可能表现更差,但在良好环境中则可能表现更好。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环境。

提升幸福感的策略

虽然高敏感性无法"克服",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适应:

  1. 自我认知与关怀
  • 学习识别情绪,不加评判地记录;
  • 知道痛苦感觉是暂时的;
  • 重构过去经历,重新评估"失败";
  • 管理过度思考,使用CBT工具或寻求心理咨询;
  • 向亲近的人解释高敏感特质;
  • 进行自我关怀练习,如用对待爱人的态度对待自己。
  1. 管理刺激
  • 确保独处时间;
  • 选择与谁共度时光;
  • 保持热爱的日常;
  • 避免过度刺激的环境;
  • 进行温和运动,预留睡前平缓时间。
  1. 寻找幸福感
  • 平衡独处与社交;
  • 学会情绪调节;
  • 找到生活意义;
  • 知道何时寻求帮助。

尽管现代社会似乎不鼓励过度敏感,但高敏感人群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接纳和适当调整,在这个世界茁壮成长。幸福不仅仅是兴奋,也可以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图/《巴黎夜旅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