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余步卿的银鲜止痒汤:湿疹等皮肤病患者的福音
国医大师余步卿的银鲜止痒汤:湿疹等皮肤病患者的福音
在中医界,有这样一位名医,他潜心研究中医外科,尤其在皮肤病领域造诣深厚,他就是余步卿先生。作为浙江省名中医,余步卿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制了多个行之有效的方剂,其中最广为称道的当属“银鲜止痒汤”。这个方剂不仅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更被多位中医专家推崇,成为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的常用方。
方剂组成与功效
银鲜止痒汤由以下中药组成:金银花12g、白鲜皮15g、绿豆6g、杭菊花9g、牡丹皮12g、陈皮6g、白术12g、地肤子15g、甘草6g。全方以清热利湿、疏风止痒为主要功效。
方中白鲜皮清热除湿、解毒、疏风止痒,为君药;金银花清热解毒,地肤子清热利湿,共为臣药;绿豆、牡丹皮、白术、陈皮、杭菊花、甘草等辅以增强清热解毒、燥湿和中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风止痒之效。
湿疹治疗的良方
湿疹是最为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儿童中的流行率高达30%,成人中的流行率约为10%。湿疹的临床特点为皮疹多样性,对称发作,急性期瘙痒糜烂,流滋结痂,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
余步卿先生根据湿疹的不同表现,灵活加减银鲜止痒汤的用药:
- 头面部湿疹:加冬桑叶
- 下肢湿疹:加黄柏、泽泻,去杭菊
- 湿盛渗出多:加茵陈、赤芍、猪苓、车前子
- 热重:加连翘、紫花地丁、生地,去白术
- 瘙痒严重:加山栀、滑石、生石膏、野菊花、黄芩
- 皮色灰暗:加秦艽、紫荆皮,去白术、陈皮
- 颈项结核伴随:加夏枯草、浙贝、炒天虫、竹茹
典型病例
丁某,男,51岁,1997年10月初诊。既往有双下肢湿疹病史,此次于1周前饮酒后,双下肢出现红斑、米粒大小水疱,略有渗液,瘙痒难耐,口干喜饮,心烦,小便黄,大便干,舌黄苔厚腻,脉弦数。
处方:金银花12g,白鲜皮15g,绿豆6g,牡丹皮12g,陈皮6g,地肤子15g,甘草6g,黄柏10g,泽泻10g,连翘9g,紫花地丁15g,生地10g,车前子30g。7剂,水煎服,日1剂。
嘱其勿饮酒,忌辛辣油腻。1周后复诊,已无渗液,水疱、瘙痒减轻,服药1月,症状消退,无自觉不适。
颜面再发性皮炎的克星
颜面再发性皮炎是一种颜面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于女性,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化妆品、温热、光线刺激、尘埃、花粉等过敏或刺激有关。目前治疗上尚缺乏特效的疗法,西医常采用抗组胺药物和维生素治疗,或配以外用激素类药物,患者多反复发作,并因经常应用激素类药物而出现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及敏感等症状,患者十分痛苦。
颜面再发性皮炎属中医“桃花癣”范畴,又称“吹花癣”,如《外科证治全书》记载:“吹花癣,生面上如钱,瘙痒抓之如白屑,发于春月,故俗名桃花藓。”
典型病例
吕某,女,31岁,2000年5月初诊。颜面部红斑伴瘙痒反复1年余,复发1周,曾外用激素类药物。现面部可及轻度红斑,皮肤色红,较干燥,稍有鳞屑,心烦失眠,大便偏干,舌红苔白,脉数。
处方:金银花12g、白鲜皮15g、绿豆6g、杭菊花9g、牡丹皮12g、陈皮6g、白术12g、地肤子15g、甘草6g,生地9g、白茅根15g、白芍10g。7剂,水煎服,日1剂。
1周后复诊,红斑减退,瘙痒减轻,服药1月,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结语
银鲜止痒汤作为余步卿先生的临床经验方,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其在湿疹、颜面再发性皮炎等皮肤病治疗中的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该方剂不仅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更展现了传统中医药在皮肤科领域的独特魅力。对于深受皮肤瘙痒困扰的患者来说,银鲜止痒汤无疑是一剂值得信赖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