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州滩底村农房改造,美出新高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州滩底村农房改造,美出新高度!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8A08PSC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5A04ULG00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21/herald/bb38a86873a2ff7b5a942bca02b187db.html
4.
https://www.sohu.com/a/850722485_121123749
5.
https://www.fswk.com/articles/26069
6.
https://pc.nfnews.com/16109/8972573.html
7.
https://www.nfzz.net.cn/node_a6ee1d5797/f4c876f526.shtml
8.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m3PXdKQp3r.html
9.
https://epaper.nfnews.com/m/ipaper/nfrb/html/202501/17/content_10124637.html

走进茂名市高州市泗水镇滩底村,一幢幢白墙灰檐、石头贴片的农房错落有致,与周围的古树、荔枝林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里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古荔枝树群的所在地,也是高州柏桥荔博园项目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滩底村通过创新实践,成功提升了农房风貌,不仅让村庄焕然一新,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01

“六步法”创新模式

2024年,茂名市在已完成农房风貌提升约14万栋的基础上,按照省领导指示要求,发挥建筑业大市传统优势,探索“六步法”推动应用新模式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具体包括:

制定“一套”方案

印发《茂名市应用新模式开展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聚焦“四沿”地带农房风貌提升加力提速,锚定“2024年底完成示范先行计划任务、2025年6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2025年底全面完成”的目标任务,用好《茂名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图集》《茂名市农房设计方案图集》,指导各区(县级市)制定符合本土特色农房设计图集,为农房外立面改造等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明确“两种路径”

提升房屋风貌工作

一是由国企统一实施改造。充分利用茂名市作为“中国建筑之乡”“化工大市”的资源禀赋,发挥好该市建筑业国企、强村公司在大规模组织乡村施工力量的优良传统,由市属或县属国企统一实施。

二是动员社会力量齐参与。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动村民自行参与房屋风貌提升工作,通过“以奖代补”“先改后补”等方式,按照施工面积、所用材料等给予资金奖补,对村民自行提升的补助40元/平方米,最多不超过1.2万元/户;外墙施工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房屋,超出部分费用由村民自行承担。鼓励党员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带头回乡参与“祖屋”风貌提升。

强化“三个统一”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统一采用“统购+租赁”服务模式,市属或县属国企统一合理评估项目所需原材料数量、种类及运输成本,精选源头厂以工厂直购、大批量采购、定向采购等方式,购置升降机、脚手架、喷涂机、角磨机等设备设施,统一以低于市面的价格租赁给强村公司组织乡村建筑工匠施工,减少中间经销商环节。统一以镇街有相应技术的工作人员、房屋所有人、村务监督委员会组成工作组,全程对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和验收,现场查验工程质量,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督促施工单位履行保修管护责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达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突出“四沿”先行

明确“四定”要求

一是突出“四沿”地带。按轻重缓急,聚焦“典型镇”、“典型村”、省际门户、地市边界,全面详细排查农房风貌现状,分类、分阶段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综合村民意愿,统筹考虑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整体效果,强化设计、优化工序,采用对农房局部提升或全面提升的方式,差异化对农房风貌进行提升。

二是实施“四定”。定工匠,由强村公司聘请乡村建筑工匠施工;定工艺,确定砖体裸露、水泥沙罩面、屋檐改造3类房屋工艺,无人居住的喷涂乳胶漆,有人居住的喷涂真石漆,屋檐改造全部采用平坡改半坡;定工序,清洗墙面—刷抗裂砂浆—喷真石漆—喷罩面漆四道工序;定价格,涂乳胶漆不超过45元/平方米,涂真石漆不超过59元/平方米,屋檐改造不超过110元/平方米,按“计件制”明码标价给乡村工匠计算报酬。

实现“五个”降本

提升50%施工效率

使用通用农房风貌设计图集,镇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监督,采用“国企+强村公司+乡村建筑工匠”实施模式,减少中间经销商环节,剔除设计费、项目管理费、监理费、施工单位高额利润和不必要税费,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平均成本从130元/平方米减少至70元/平方米),提升施工效率50%以上。

用好“六个一点”

筹措资金促进提升

充分利用国资平台,用好政策性银行有关融资贷款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创新“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集体投入一点、村民出资一点、乡贤捐赠一点、银行低息贷一点”的资金筹措方式,鼓励县财政、村集体、村民、社会捐赠按3:2:2:3的占比出资,引导村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房风貌提升,同时,引导有条件的村集体从集体收入中提取部分收益投入支持村内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工作,发挥村民群众“主人翁”作用,鼓励引导群众自筹资金,积极发动乡贤和爱心企业等捐资捐建项目。通过以上模式,目前已统筹到资金约4000万元。

02

改造成效显著

新模式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农房的美观度和品质,还实现了成本与效率的双提升,同时,乡村工匠队伍也得到了壮大和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富有岭南特色农房风貌的滩底村,建成“经济型”庭院30多个,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已超过1000万元,助力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群众人均增收近万元。

0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农房风貌提升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滩底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将闲置用地、家庭作坊、旧闲房等资源盘活,打造了一批精品小庭院和微创业部落。目前,该村已打造了一批庭院经济示范户,包括荔枝龙眼加工坊、蜂蜜加工坊、餐厅、茶馆等,其中有9户为原有产业,9户为新增产业。预计可实现每户村民年经济收入比往年增加50%以上,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以上。

04

经验总结与展望

高州市泗水镇滩底村的农房改造案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创新“六步法”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农房风貌品质,还降低了改造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地区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