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里的宝藏文化,你打卡了吗?
西安地铁里的宝藏文化,你打卡了吗?
西安地铁不仅是一个便捷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座座移动的博物馆。从咸阳西站的“回望秦都两千年”文博展到钟楼站换乘通道内的古井遗址,每一个站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故事。这些展示不仅让乘客在出行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还通过智能定向音频设备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讲解体验。快来一起探索西安地铁里的宝藏文化吧!
“复活的军团”:地铁里的秦文化之旅
2025年1月1日,西安地铁9号线推出“复活的军团”秦文化旅游专列,以“城市轨道交通为载体,以秦文化为主题,以战争史诗剧《复活的军团》为主要表现元素,通过场景布设和情景供给,将整列地铁打造成“秦”空间,让乘客领略大秦文化、品味大秦风华。
首发仪式上,演职人员“秦王”“李斯”“王翦”携大秦武士,走上专列,零距离与乘客互动。乘客王洛童认为,“文化展览、展演、展示进入地铁,让乘客不经意间领略和感知艺术,更为惬意与直观。”
地铁遇见博物馆:秦风汉韵的地下长廊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西安地铁联合策划了“地铁遇见博物馆”主题活动。在地铁14号线秦宫站,一场起舞跃动的快闪拉开了活动序幕。站内,美陈展览、主题墙、包柱贴、灯箱海报,宛如历史长篇的画布,慢慢铺展着秦汉时期的壮丽画卷。
站厅层中心位置,2024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展陈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原创IP“秦威武”“汉英俊”等文创形象交相辉映。站台两侧的玻璃展柜内,陈列着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心挑选的8件精美文创产品,从文物仿制品到艺术摆件,无不体现出博物馆对公众生活的广泛影响与生活美学的深度融合。
西安首座地铁博物馆:桥梁历史的时空之旅
西安首座地铁博物馆位于地铁10号线泾渭半岛站,以桥梁历史文脉为主题,展示西安古今桥梁的演变与发展。博物馆分为八水绕长安、桥话源起、建设引领、泾渭高光、筑梦未来等五个核心展区,总展览面积约1430平方米。
博物馆内布设了考古挖掘出的西汉时期渭河桥分水石、挡水石,明清时期灞河桥石碾柱,以及地铁6号线二期桥梓口站发掘的唐宋时期沟渠遗址等文物遗迹。展厅通过模型、照片呈现大桥全貌,使乘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国内领先,全省第一”的桥梁工程魅力。
地铁里的长安味:站名、站徽与文化墙
西安地铁通过站名、站徽、文化墙、空间用色等方式融入地域文化要素,成为展示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例如,大雁塔站的文化墙以唐代建筑风格为背景,展示着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钟楼站的站徽则融合了钟楼的建筑轮廓和西安城墙的元素,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底蕴。
西安地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方式,更像是一个穿越千年的时间班列,在西周、秦、汉、隋、唐、宋、明等朝代间穿越,成为展示西安和陕西形象的重要窗口和文化名片。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检索、访谈实拍等方式,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版块可视化呈现西安地铁,并辅助音频和视频进行作品讲解。“形而下”者,主要包括地铁线路分布、里程数量、开通时间、客运流量、修建速度、地铁旅游等内容;“形而上”者,主要挖掘地铁站名、地铁站徽、地铁文化墙、地铁空间用色、地铁出土文物中蕴含的文化要素等。
带着对西安城的深沉热爱,主创青年学子历时一年,通过对19546条西安地铁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呈现,使西安的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得以外显。快搭上这趟穿越千年的时间班列,一起来感受西安地铁中的长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