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版”春节,这些亲子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首个“非遗版”春节,这些亲子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也是除夕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春节。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家长有机会与孩子共度一段难忘的亲子时光。
佛山:岭南文化盛宴,六大非遗项目任你选
在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佛山,一场专为孩子们打造的非遗文化研学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针对3-12岁儿童,精心设计了六大体验项目:
- 咏春体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这项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感受其刚柔并济的精髓。
- 狮舞岭南:通过观看和学习岭南狮舞,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起源和发展。
- 狮头扎作:在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狮头,体验传统手工艺的精妙。
- 非遗龙舟:参与龙舟制作,不仅学习龙舟文化,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DIY鱼灯:制作属于自己的鱼灯,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 传统剪纸:学习剪纸艺术,剪出新年的祝福,带回家作为纪念。
泉州:体育与非遗结合,让传统文化“动”起来
在福建泉州,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徒步活动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活动以“洛水灵蛇承风韵,非遗徒步庆嘉年”为主题,将体育运动与非遗文化巧妙融合。
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沿着洛阳桥漫步,沿途参与写春联、拓印、簪花、剪纸等体验类活动,观看陈三五娘、布袋戏、醒狮快闪等展演类活动,还能品尝糖画等非遗美食。这种将体育运动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家长有机会与孩子共度一段难忘的亲子时光。
南京:一碗腊八粥里的文化传承
南京市大光路小学开展的“非遗贺新春”综合实践活动,以腊八节为起点,拉开了春节文化体验的序幕。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腊八粥,了解年俗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校长董泽芳表示,学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写春联、剪窗花、买年货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也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中山:非遗手作让亲子互动更有意义
在广东中山港口镇,一场以“童趣手作·溢彩非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参与。活动通过“美术+手工+书法+实物”融合的创新场景形式,向市民群众展示12个中山本土非遗项目及传承基地,开展以来吸引约8000人次观展。
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参与了醉龙龙头制作、醉龙舞韵绘画、崖口飘色服饰绘制、麒麟挂饰DIY等非遗手工艺制作。这种亲子共制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家长有机会与孩子共度一段难忘的亲子时光。
非遗亲子活动:传承文化,增进亲情
这些非遗亲子活动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们具有多重意义:
- 增强亲子互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了家庭感情,也让家长重温童年的美好记忆。
- 传承传统文化: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各种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和美食文化,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在年轻一代中延续。
- 提升动手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培养社交能力: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如何参与非遗亲子活动?
对于想参与非遗亲子活动的家庭,这里有一些建议:
- 选择合适的项目: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比如年幼的孩子可以选择剪纸、绘画等动手类活动,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尝试学习传统音乐、舞蹈等。
- 提前预约:热门活动往往需要提前预约,建议尽早规划。
- 了解活动背景:参与前可以先了解相关非遗项目的背景知识,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增加体验感。
-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享受创作过程,不要过分强调作品的完美。
2025年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带着孩子走进非遗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非遗亲子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春节过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