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材料行业市场概况分析:光伏等领域应用需求旺盛,企业加速布局产能
硅材料行业市场概况分析:光伏等领域应用需求旺盛,企业加速布局产能
硅材料是以硅为主要成分,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方法制备而成的一系列材料。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硅材料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成为了信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并且也是太阳能转化为光能的理想介质,各类硅材料产品市场应用需求呈现日益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硅需求量达332万吨,较2020年复合增长18.74%;全国多晶硅材料应用需求量达142.2万吨,较2020年复合增长29.09%。因此,目前国家愈加重视硅产业的发展,中央部门及多地政策均将6英寸以上单晶硅、多晶硅、晶片等硅材料产品列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项目,极大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速度,加速促使国内硅材料生产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
行业概况
硅(化学符号Si),作为地壳中含量第二丰富的元素,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工业应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硅材料是以硅为主要成分,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方法制备而成的一系列材料,可用于制作晶体管、晶闸管、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半导体存储器、晶体管滤波器、互连器件和开关电路等,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产业、建筑材料、化工行业、金属冶炼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是工业发展的基石。
硅材料产品种类众多,根据材料纯度,可分为工业级硅(纯度一般在99%以上)、太阳能级硅(纯度在99.999%以上)、电子级硅(纯度在99.9999999%以上);根据生产方法,可分为通过化学反应将硅酸盐矿物还原得到的化学法硅,以及通过物理方法还原得到的纯度较低的物理法硅;根据晶体结构,可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含有Si-C键的有机硅和不含有Si-C键的无机硅;根据掺杂类型,可分为本征硅、P型硅和N型硅三类;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半导体硅、光伏硅、合金硅等。
硅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硅石、还原剂(石油焦、洗精煤、木炭等)、电极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真空熔炼炉、单晶硅生长炉、气相外延炉、氧化炉、磁控溅射台、化学机械抛光机、离子注入机等硅材料生产加工设备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为有机硅、多晶硅、硅铝合金、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半导体硅片、光伏电池片等硅材料及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产业链下游为硅材料应用需求领域,包括光伏发电、半导体、电子电器、汽车交通、建筑材料、日化纺织、医疗用品、国防军工等行业。
产业现状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硅材料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成为了信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并且也是太阳能转化为光能的理想介质,各类硅材料产品市场应用需求呈现日益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硅需求量达332万吨,较2020年复合增长18.74%;全国多晶硅材料应用需求量达142.2万吨,较2020年复合增长29.09%。因此,目前国家愈加重视硅产业的发展,中央部门及多地政策均将6英寸以上单晶硅、多晶硅、晶片等硅材料产品列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项目,极大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速度,加速促使国内硅材料生产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
工业硅
从细分产品市场分析,其中,工业硅又称金属硅,是由硅矿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主要成分为硅元素,是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的主要原料,这是我国硅材料行业产量规模占比最高的产品类别。近两年,工业硅市场行情整体较好,部分闲置产能重新投产,叠加部分新增产能投产,国内工业硅总产能有较大幅度增长,行业年生产供应能力也不断提升。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硅产能达640万吨以上,全年工业硅产量达370万吨,同比增长13.85%,行业产能利用率达60%以上。2024年以来,随着2023 年未投入运行项目将开启,以及新进入者新建项目,国内工业硅市场供应量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国内工业硅产量合计达353.1万吨,同比增长10.79%。硅业分会预计,2024年国内工业硅产量将增长至470万吨。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工业硅产能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四川、甘肃及内蒙古五大省份,其产能占比之和达83.31%,依次分别为38.52%、19.26%、12.84%、6.58%、6.1%。展望未来两年,国内工业硅供应增量将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对硅基产业大力支持,如矿石、煤炭、电力等资源保障,企业纷纷落子,新建扩建产能大量释放。此外,云南地区将以产能置换为主,故而产量变化不大,硅业分会预计,近两年内该地区工业硅产量将在60万吨左右;四川地区则将受到电力、土地等多重因素制约,企业产能新增较少,即便各工厂开工率提高,但全年产量仍将以持稳为主,硅业分会预估,该地区工业硅产量将在5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