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的风,居然吹到了央视网络春晚
短剧的风,居然吹到了央视网络春晚
小年夜已至,年味渐浓。这些年,有不少观众已经养成了在小年夜看"网络春晚"的习惯。自2011年首届播出以来,网络春晚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今年小年夜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网络春晚》(以下简称:网络春晚),以"开新向未来"为主题,首创"超时空客栈"场景,把当下网络流行的短剧模式"搬"上了舞台,引发观众热议。节目中隐藏的彩蛋与匠心,也值得细细品味。依托创意、制作、技术等方面的突破,网晚进一步打破年龄、圈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IP内核价值也持续绽放。
《总台2025网络春晚》打造的"超时空客栈"
全民"年轻态"
2024年,60多岁的河南农民"麦子阿姨"因一场直播连线成了"网红",她手头只有5000块钱,但希望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守着土地辛勤耕耘的同时,麦子阿姨也对更广阔的世界心存向往。
网晚舞台上,这位"种完麦子往南走"的麦子阿姨,和来自湖南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野诗班"的学生们同台表演节目《光合生长》,将每一个平凡人比喻成"种子",展现"种子"从破土到开花结果的过程中蕴含的磅礴力量。麦子阿姨是"种子"的耕耘者,也是见证者。在这场"老小对话"中,有年轻人的希望,也有老年人对生活的热情。
老人和孩子们同台表演节目《光合生长》
过去一提到"网络xx",大众往往认为这是年轻人的专利。但实际上,"银发弄潮儿"已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群体,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7亿,占网民整体比例的14.3%、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2.95%。
互联网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广阔舞台。他们通过不同的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旅行经历、兴趣爱好等,在交流中激发同龄人的生活热情。
麦子阿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觉得(互联网)非常神奇。看不见,摸不着,又能见人,又能说话,还能看风景,还能了解各种事儿。"
网络春晚以敏锐的观察力,关注到银发阶层中的"互联网弄潮儿"群体,"老小孩"频繁登台成为本届网络春晚的一大"潮"点。来自风荷吉他摇滚乐队,平均年龄超过72岁,乐队年纪最大的成员已有90岁高龄。网络春晚上,"老rocker"们与北京口琴老王、白鲨乐队、手风琴演奏者李楚然携手——将经典老歌《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编成《对面的小孩看过来》,向孩子们展现人生下半场的更多可能,"少发愁,不白头""向前闯,我有我的节奏"的歌词,是在表达自我,也是在激励年轻人。
通过创新节目形式,架构起各个年龄层和圈层人群的舞台合作,网络春晚实现了从青年到全民"年轻态"的受众升级。不仅给予了银发群体应有的关注,更在代际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以创新多元化方式展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也让网晚的舞台更加多姿多彩、百样百态。
跨越中西古今
在网络春晚正式播出前发布的先导片预告,主题是"孙悟空带你漫游网络春晚超时空客栈"。视频中,悟空穿梭在"超时空客栈"的各个次元,带领观众贯穿游览中西古今,引发网友热议:虽然今年不是猴年,但"猴哥"是中国人永恒的情怀。
正如今年网晚节目《西游永远OK》,作为真正串联起不同代际的国民IP,从《西游记》原著到动画片《大闹天宫》,从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到首款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西游记》为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观众创造了共同的话题和交流空间,真正做到了经久不衰、永远OK。
《西游永远OK》从刘兰芳评书开场,衔接乐队演奏西游经典BGM,以接力方式串联《西游记》历年来不断进化的视觉形象——从工笔水墨到影视特效再到三维渲染,穿越时代的经典传承,借助巧妙的表演编排融汇在一起,让观众看到了西游IP的诠释方式不断拓宽,也为这链接几代人的精神纽带而焕发情感共鸣。
同样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这次的表现更具突破性。节目《莫扎特入梦红楼》以2024年最新发现的莫扎特"新曲"《C大调小夜曲》搭配大型西式宴会背景,拉开序幕。
"莫扎特"与《红楼梦》"十二金钗"跨时空对话
借助精心设计的道具转换,黄子弘凡饰演的莫扎特被引入《红楼梦》的经典场景中。在这场跨界演绎中,"莫扎特"运用歌剧的演唱方式向《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提出问题,而"十二金钗"则以原著中的判词或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经典对白作为回应。
鲜有人知,莫扎特和曹雪芹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这场东西方不同艺术形式"对话"和碰撞间,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美学同频共振,创新演绎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范式,以问答方式共奏东西方美学交响曲,全新诠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古风秀《燕归巢》创新应用AIGC技术"复活"黄公望,在AR和AIGC技术的双重加持下,舞台场景与AI场景相互转化,歌手郁可唯沉浸式体验多层时空切换,让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再现"舞台的同时,和古人完成精神层面的交流。
古风秀《燕归巢》中歌手郁可唯和被"复活"的黄公望同台
在空灵悠扬的歌声中,传统文化与现代"黑科技"融为一体,正如郁可唯所说,"这种科技感的画面可以实时运用到我们的舞台上,比如说把我们升到高空,跟这种科技结合起来,观感会更特别。"
近年来AIGC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在节目舞美创意上,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将失传或缺失的文物用AIGC技术重现并建立数字文物,不仅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还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晚通过AIGC等技术实现东西古今的"跨时空对话",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西方在数字时代下的和谐共生,为观众呈现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之余,也在助力推动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
"开新"向未来
每年网络春晚都致力于打造一场启迪大众未来创新生活与思维的盛会。因此,在今年的晚会中,主办方大规模使用AIGC等新技术,为节目增添科技感与想象力,使其与时代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一致。
王冰冰、央视网小C、SING、洛天依、乐正绫、暖暖等跨次元演绎"新中式养生版"的《寄明月》,将八段锦、太极拳等经典中式养生操与舞蹈结合,传播中式养生理念。
《寄明月》中王冰冰、央视网小C、SING、洛天依、乐正绫、暖暖等同台
《春日花招》以《百花图卷》为灵感,陈瑶、哈妮克孜、任敏、祝绪丹四位表演嘉宾化身绚烂绽放的阇提花、明艳美好的西施莲、福气祥瑞的黄蜀葵、高贵神圣的望仙花,在AI中舞出浪漫东方美学。
在为观众打造视听盛宴的同时,网晚也正在成为展示当代视听技术创新与发展的绝佳窗口,通过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顺应时代诉求,打破次元壁垒,持续推动不同受众群体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情感共鸣与文化传承。
在"开新向未来"的主题指引下,网络春晚在舞台结构和剧式结构上推陈出新,其中的集大成者当属《超时空客栈》系列小剧场。
小剧场采用当下热门的短剧模式,打造出一个跨次元的"超时空客栈",邀请"上下五千年、东西九万里"的朋友来到此地,不同的人物打破时空限制,在这里实现"剧式串联"。就像李白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独特的场景中透发出鲜活的内容生命力,把晚会营造出了"追"不停的观看感受。
在这个跨越次元的时空枢纽,能看到兵马俑在吃火锅、陶俑跳起了现代舞蹈……有网友戏称,"再这么下去,离看到孙悟空和林黛玉同框不远了。"
"李白"在"超时空客栈"吟诗
网络春晚上线前一天,1月21日,神十九航天员完成第二次出舱,我国90后航天员也将第一次在太空过春节。本届网络春晚,也通过一场舞美盛宴,致敬中国航天、致敬中国航天人。在航天秀节目《这是我一生中最勇敢的瞬间》中,一群痴迷追拍火箭的年轻人和青年航天从业者代表、棱镜乐队共同演绎,让观众通过全新视角直观感受火箭发射升空的震撼场景。尽管只是舞美场景的呈现,但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精神仍然感染着现场与线上的观众。
在文化产品丰富多彩的今天,网络春晚之所以十五年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作为"文化小年夜饭"给千家万户提供了小年夜的温暖陪伴,更是通过持续的创新演绎,与中华文化同频、与时代精神共振,致力打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风向标"。
《总台2025网络春晚》的隐藏彩蛋,哪个让你印象深刻?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