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云吞频现食品安全问题,新标准能否破解?
广式云吞频现食品安全问题,新标准能否破解?
2024年11月,袁记云饺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在云吞中吃出蚯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后,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袁记云饺多家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北京府学餐饮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被立案调查,其他门店也被责令整改。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也凸显了制定和执行严格食品安全标准的必要性。
广式云吞的制作流程与风险点
广式云吞作为传统美食,其制作工艺讲究且复杂。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上桌,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原料采购与储存:云吞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猪肉、虾仁等。如果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使用了变质或不符合标准的食材,就会埋下安全隐患。此外,原料储存条件不当,如温度、湿度控制不到位,也会导致食材变质。
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控制:面皮的揉制、馅料的调制、云吞的包制等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卫生规范。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操作台的清洁度、工具的消毒情况等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烹饪与储存:云吞煮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杀死所有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煮熟的云吞如果不能及时食用,需要妥善储存,防止二次污染。
服务环节:从厨房到餐桌的传递过程中,如果餐具消毒不彻底、服务员个人卫生不到位,也可能导致食品污染。
新标准的出台与影响
针对广式云吞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相关行业协会发布了《T/WZSYSYSH 004-2022 广式云吞加工规程》。虽然目前尚未获取到该标准的具体内容,但可以预见,这一标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制作工艺提出新的要求:
原料要求:对食材的来源、质量、检验标准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源头安全。
加工环境与设备:对生产场所的卫生条件、设备的清洁与消毒提出具体要求。
加工工艺:规范制作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如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人员管理: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系统,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定位源头,及时召回问题产品。
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建议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信誉良好的餐饮企业至关重要。在用餐时,要注意观察食物的外观和气味,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向商家反映。同时,保留好消费凭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企业而言,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当务之急。企业需要: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完善供应链管理:严格把控原料采购关,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减少损失。
袁记云饺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也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升级。相信在新标准的引领下,广式云吞的食品安全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更加安全、放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