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潮汕英歌舞:从田间地头跳到伦敦街头的“中华战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潮汕英歌舞:从田间地头跳到伦敦街头的“中华战舞”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1%E6%AD%8C%E8%88%9E/7072555
2.
https://news.gmw.cn/2025-01/26/content_37820273.htm
3.
https://www.huaxia.com/c/2024/02/23/1884923.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6A046NQ00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24042
6.
https://www.sohu.com/a/851981191_122006510
7.
https://big5.huaxia.com/c/2024/02/23/1884923.shtml
8.
http://www.azchinesenews1.com/static/content/XW/2024-03-10/1216398692010988781.html
9.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47363
10.
http://www.chinaql.org/n1/2024/1111/c420278-40358750.html
11.
https://www.zsnews.cn/news/index/view/cateid/37/id/722021.html
12.
https://588ku.com/so/113117672/

2024年春节,英国伦敦街头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一群身着古装、手持短棒的舞者,伴随着激昂的鼓点,跳起了威武雄壮的舞蹈。这场短短6分钟的表演吸引了数十万观众驻足观看,社交媒体上更是掀起了一阵热潮。这场引人注目的表演,正是来自中国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英歌舞。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广东汕头、揭阳、潮州等地已有300多年历史。它将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融为一体,被誉为“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2006年,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

英歌舞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由山东大鼓子秧歌等戏曲演化而来;二是明末清初民间为反抗压迫而创编用于习武;三是为祭祀、请神、娱乐时起烘托作用而编创。尽管起源说法不一,但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的紧密联系已成为共识。

英歌舞的表演阵容庞大,一般由36人、72人或108人组成,象征着梁山好汉。舞者手持特制的英歌槌,配合锣鼓节奏,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刚劲有力,气势磅礴。表演时,舞者们会化上独特的脸谱妆容,身着鲜艳的服饰,根据《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进行装扮。

在潮汕地区,英歌舞不仅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它象征着驱邪避凶、祈求平安,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英歌队。每到巡游吉日,家家户户都会参与其中,操办巡游节目。巡游队伍通常以青竹竿挂灯笼为前导,接着是马头锣开路,后面依次是彩标、花灯、鼓乐队、舞狮、舞龙等,场面十分壮观。

近年来,英歌舞持续火爆“出圈”,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走出国门,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这背后,离不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支持,也体现了潮汕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

如今,英歌舞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英歌队,甚至出现了女子英歌队和儿童英歌队,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潮汕地区,英歌舞不仅是一种民俗表演,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英歌舞的成功“出圈”,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正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让我们期待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