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千年文脉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千年文脉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引用
北京旅游网
11
来源
1.
https://mp.visitbeijing.com.cn/a1/4IB4IKq9pOA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5%A4%A7%E8%BF%90%E6%B2%B3%E5%8D%9A%E7%89%A9%E9%A6%86/61824332
3.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GGYUUkanPm?device=amp&device=amp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0MEI8R0514ETGI.html
5.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HgPaTML7vs
6.
http://bj.bendibao.com/tour/202473/362860.shtm
7.
https://news.bjd.com.cn/2024/05/05/10763854.shtml
8.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wzt/jjtz/lsjnhbfz/202501/t20250107_3982222.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8/20/75724366_1136051716.shtml
10.
http://www.news.cn/local/20240628/81ed4ec4def84cbcbc65ef17e59912fd/c.html
11.
http://www.cbda.cn/html/huiydt/20240724/140391.html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心公园内,一座形似“运河之舟”的文化地标静静矗立,这便是新近开放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作为首都博物馆的东馆,这座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丰富的展陈内容,迅速成为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全新窗口。

01

“运河之舟”:设计语言中的文化传承

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巧妙地将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共享大厅的屋顶造型取自“船”,展陈大楼的屋顶则形似“帆”,两座建筑之间一条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仿佛是曾经流淌于此的运河故道。

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对大运河文化的致敬,更创造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公共空间。水街上设置的街巷路口、篷架、门楼等元素,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运河码头,感受昔日漕运的繁华景象。

02

千年文脉:展陈中的历史对话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位于展陈大楼二层,通过一千余件珍贵文物,讲述了从春秋时期运河肇始到当下大运河文化带的悠久历史。展览以人、水、城为内容主线,生动展现了大运河与北京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明定陵的万历皇帝金翼善冠。这顶金冠原藏于定陵博物馆,曾短暂在典籍博物馆的“邂逅·多彩大明”展览中展出。金冠出土时放置在万历皇帝棺内头部北侧,装在一个圆形木盒内。冠用金丝编结而成,分作前屋、后山、角三个部分,各部分以粗金丝连缀在一起。冠饰的龙首、龙身、龙爪、背鳍等单独制成,再焊接上冠,仅龙鳞就用了8400片。

另一件镇馆之宝是清乾隆时期的金瓯永固杯。这件故宫博物院的珍藏品在国内仅存一只,极为珍贵。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元旦开笔仪式的重要器物,每年元旦子时或丑时,皇帝会在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往此杯中注入屠苏酒,用镌刻有“万年青”或“万年枝”的朱笔和墨笔写下吉祥祝语。

除了静态展陈,博物馆还设有多个互动体验区。位于主楼三层的“不止运河——沉浸式体验展”采用目前国内博物馆规模最大的三维衍射系统装置,让观众可以穿越时空,畅游大运河。此外,博物馆还设有运河风物(文创空间)、运河书屋(阅读空间)、码头小叙(咖啡厅)、运河食舫(餐饮服务)和运河小铺(文创体验)五大文创空间,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03

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诠释

作为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之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在设计中充分融入了绿色节能理念。建筑采用地源热泵和屋顶光伏等绿色能源技术,每年可降低能耗约3800吨标准煤。特别是“森林书苑”部分,创新使用了七层结构的“超级玻璃”,通过特殊膜层实现透光隔热,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的博物馆,更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新型文化空间。自2023年底开放以来,博物馆已接待大量游客,成为展现大运河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阵地。这艘“运河之舟”正承载着千年文化,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