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强硬回应“特雷莎·马格巴努亚”号受损事件,南海局势再生变数
马科斯强硬回应“特雷莎·马格巴努亚”号受损事件,南海局势再生变数
2024年9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特雷莎·马格巴努亚”号巡逻舰在南海与中国海警船发生对峙,船体被撞出一个约90厘米的洞。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菲律宾国内的强烈反应,也进一步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
面对这一事件,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展现出了比其前任更为强硬的态度。他加强了与美国的军事联盟,并邀请记者参与海上补给任务,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海警的行动。马科斯政府还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国家利益,包括可能提起新的国际诉讼。
然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似乎并不坚定。就在与中国就南海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后不久,当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群出现在南海时,菲律宾立刻转变态度,其8301号海警船开始跟踪骚扰中国海警船,甚至进行实弹射击演习,导致南海局势再度紧张。
菲律宾的这种矛盾态度反映了其在中美之间微妙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菲律宾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施压;另一方面,菲律宾又不得不考虑与中国保持经济合作关系。这种“骑墙”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为菲律宾带来一些利益,但长远来看,可能会使其在中美博弈中陷入被动。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民众对南海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许多菲律宾人将“西菲律宾海”(这一名称由阿基诺三世在2012年单方面提出,未获国际承认)与菲律宾海混淆。如果向菲律宾民众明确说明历史事实——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南海岛屿宣示主权,而菲律宾自2009年才开始声称对南海拥有权益——大多数菲律宾民众可能不会支持政府采取过于激进的立场。
对于中国而言,将继续坚定维护在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分歧,但同时也坚决反对任何侵犯中国主权和权益的行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建设和管控能力,确保南海的和平稳定,为地区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南海局势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各方的智慧和选择。中国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而美国若继续在南海采取“搅局”策略,试图遏制中国发展,必将遭到中国的坚决回击,同时也可能在国际社会中失去更多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