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冠心病治疗迎来新突破:“介入无植入”时代已来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冠心病治疗迎来新突破:“介入无植入”时代已来临

引用
中华医学会
17
来源
1.
https://csc.cma.org.cn/art/2024/10/21/art_618_59152.html
2.
https://www.sohu.com/a/766740515_121118877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6247
4.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0505/b150a8851629492782d62e0f445f40e6.html
5.
https://apps.medtrib.cn/media/phone/post/app/2523973/53dcaa2e-b807-4ccf-b5ec-10eb8283f2fe.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30/detail-inatpzvf2371321.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7.
https://health.jschina.com.cn/jkjs/202403/t20240305_3371364.shtml
8.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818fa7f71bb8ead887ab00c05c69f990
9.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ee45d093-d588-4d2a-a615-423df05d59a8
10.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66774
11.
https://www.medtecchina.com/rddesign/18968/
12.
https://docbook.com.cn/information/1748
13.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0a47f75d6eb2792c5883dc321a651f9f
14.
https://www.wahh.com.cn/Html/News/Articles/116352.html
15.
https://bynews.bjmu.edu.cn/zhxw/2024/4de5cd4a2ebb426e93a8d98bb83917e3.htm
16.
https://wsjk.tj.gov.cn/SY7692/gabsycs/mtbdgh/202501/t20250109_6828433.html
17.
https://mzj.sh.gov.cn/lnb-jk-jkyl/20240704/48b786bddbb64eb5a61c087955ffca86.html

近年来,冠心病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以“介入无植入”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改变传统治疗方式。这一理念通过生物可吸收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等创新器械,实现了“体内不留金属植入物”的目标,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01

完全可降解支架:从“追赶”到“领跑”

2024年9月,在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疗创新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同获得特别大奖。这个让人心生敬佩的医疗创新,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

这种支架由葛均波院士团队历经20年研发,突破了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的重重难关。2010年,团队开展首例临床试验,30岁的邓先生成为首个植入国产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患者。7年随访结果显示,支架已经完全吸收消失,患者康复痊愈。

目前,该支架已在细分领域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并成功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这一突破不仅改变了国内支架市场格局,更标志着我国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02

药物涂层球囊:开创无植入治疗新纪元

在药物涂层球囊领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陶凌教授团队牵头的REC-CAGEFREE Ⅰ研究,为“介入无植入”理念提供了有力证据。这项研究是全球首个验证药物涂层球囊在新发冠心病患者中长期效果的大型临床试验,共纳入2272例患者,随访时间长达24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非小血管病变患者,药物涂层球囊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7.5%,显著高于药物洗脱支架组的2.5%。然而,在小血管病变亚组中,两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1%和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发现表明,药物涂层球囊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具有明显优势。

03

微创手术:让心脏搭桥不再“开胸破肚”

传统的心脏搭桥手术需要正中开胸,切口长达20厘米,不仅创伤大,术后恢复也较慢。如今,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这一情况正在改变。

天津康汇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光浩采用小切口微创搭桥手术,将切口缩小至5.5厘米,同时避免了打开胸骨的创伤。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出血少、恢复快,还特别适合高龄、糖尿病、肥胖等高风险患者。

更令人振奋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实施了省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双侧乳内动脉全动脉化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三个1厘米的孔道和一个6厘米的切口,医生就能完成复杂的血管重建手术。达芬奇机器人凭借高清3D镜头和灵活的机械臂,实现了精准操作,患者术后一周即可康复出院。

04

“介入无植入”的多重优势

“介入无植入”理念的优势显而易见:

  • 避免永久植入物带来的远期安全性问题
  • 恢复血管自然反应,保持血管弹性
  • 缩短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 不影响未来可能的再次血运重建
  • 无影像学检查限制,适合特殊人群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就是生命。这种创新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还降低了并发症风险,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生存机会。

05

展望未来:科技引领医疗进步

从最初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到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再到如今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冠心病介入治疗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突破性技术应用于临床,为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而“介入无植入”理念的普及,无疑将为这一进程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