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贝碧嘉”来袭!看社区如何联手抗灾?
台风“贝碧嘉”来袭!看社区如何联手抗灾?
9月16日7时30分,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以强台风级(14级,42米/秒)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登陆,中心最低气压达955百帕。这是近年来罕见的强台风,给浙江北部和上海地区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贝碧嘉”,浙江嘉兴平湖地区和上海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政府与社区紧密合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平湖老街,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宣传撤离事宜,确保每户居民都了解台风的严重性和撤离的必要性。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社区安排了专人负责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15日18时,平湖市共转移安置人员1.2万余人,设置临时安置点32个。
在上海,各部门迅速响应,全力做好防台防汛工作。浦东新区、奉贤区和崇明区先后升级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洋山深水港区于15日18时前完成人员撤离,桥吊、轮胎吊、堆场集装箱全部固定完毕。长横对江渡于15日12时起全面停航,崇明巴士横长线、申崇七线公交车实施停运,部分铁路列车停运,上海旅游节部分活动取消。
社区层面的防灾行动同样有序展开。在浦东新区某社区,志愿者们连夜搭建临时安置点,为转移群众准备了充足的食品、饮用水和生活用品。医护人员驻守现场,随时提供医疗服务。一位被转移的建筑工人表示:“这里的服务很好,在这里躲避风雨我们很安心。”
苏州社会工作系统的经验也为此次防灾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张家港市启用“应急志愿者灾情信息与救助需求上报”平台,24小时应急值守;常熟市组织力量对党群服务中心、“蜂享吧”等暖“新”驿站开展安全检查;太仓市组织近1800名志愿者协助村(社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昆山市储备防汛沙袋、挡水板3万余个,燃油排水泵290个;吴江区发动“两新”组织党员志愿者担任风险隐患排查员;吴中区开展“敲门行动”,排查用电设备、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
此次台风“贝碧嘉”的防御工作,充分展现了政府与社区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社区志愿者和居民们的团结精神。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发稿时,浙江北部和上海地区尚未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各项防灾减灾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