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荐:冬季防腹痛小妙招
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荐:冬季防腹痛小妙招
“立冬以后气温逐渐降低,寒冷刺激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肌肉关节的疼痛。如果是女性,也可能会有痛经、月经不调。第二个方面是带来对脾胃功能的影响,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的不适症状,比如胃痛或者肚子疼、肠鸣、大便稀溏,或者影响到食欲,食少腹胀等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唐旭东如是说。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预防和缓解腹痛?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推荐了两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喝生姜红枣汤和按揉内关穴。这些方法不仅实用,而且效果显著,非常适合在冬季使用。
中医眼中的冬季腹痛
在中医理论中,冬季腹痛多由寒邪入侵和脾胃虚弱引起。寒邪可以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而脾胃虚弱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不适。
生姜红枣汤:温暖脾胃的良方
生姜红枣汤是中医常用的调理脾胃的饮品。其制作方法简单:取两三片生姜,切成姜丝,加入几枚红枣,煮水饮用。生姜性温,能驱寒暖胃;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两者合用,可以有效缓解胃脘部的不适感。
内关穴按摩:缓解腹痛的快捷方式
内关穴是中医常用的重要穴位,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约三指宽),在两筋之间。按摩内关穴可以理气止痛,缓解腹部胀满、恶心等症状。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拇指按压内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
除了生姜红枣汤和内关穴按摩,中医还推荐以下几种预防和缓解冬季腹痛的方法:
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的重要穴位。艾灸神阙穴可以温中散寒,止胀止痛。具体方法是: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皮肤2-3厘米处熏烤,每次15-20分钟。
足三里按摩: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髌骨下缘四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增强免疫力。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按压足三里穴,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
日常预防措施
饮食调理:冬季应以温和、清淡的饮食为主。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山药、薏仁、芡实等健脾养胃的食材。可以适量饮用陈皮、麦芽、神曲等中药材泡制的茶饮,帮助消化。
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晚或过量,减少饮酒。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
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情绪波动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
穴位保健:每天晚上可以用热水泡脚,同时顺时针按摩腹部60-90次,帮助疏通中焦,促进脾胃运化。定期按压足三里穴,增强消化功能。
冬季腹痛虽然常见,但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生姜红枣汤和内关穴按摩作为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非常适合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腹部保暖,是预防冬季腹痛的关键。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