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相亲》爆梗回顾:那些年我们笑到肚子疼!
赵本山《相亲》爆梗回顾:那些年我们笑到肚子疼!
1990年的央视春晚上,一个名叫"徐老蔫"的农村老头,和他的"马丫"搭档,用一段充满东北特色的幽默对话,开启了中国小品史上的一段传奇。这个作品就是赵本山的成名作《相亲》,它不仅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个"蔫坏蔫坏"的老头,更奠定了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的地位。
经典台词,笑料不断
《相亲》讲述的是两位鳏寡老人为脸皮薄的儿女互送情书,却意外发现对方是各自的旧时相好,从而引发的一场美妙的黄昏恋。整部作品金句频出,笑点密集。
当徐老蔫得知女方的条件时,他的一番话让全场哄堂大笑:"一竿子支到三零零零年了,她那单位可好了,可惜调不回来,阎王爷给办的。"这种夸张而又贴近生活的表述,正是赵本山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而当马丫问起徐老蔫的个人情况时,他的回答更是令人捧腹:"我这个人吧,优点不少,缺点更多。优点嘛,就是心眼小,爱生气,爱计较,爱记仇,爱抱怨,爱发牢骚,爱挑毛病,爱抬杠,爱顶牛,爱抬杠,爱顶牛,爱抬杠,爱顶牛……"这段看似贬低自己的话,实则充满了自嘲式的幽默,让观众在笑声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老蔫儿"。
黄金搭档,默契十足
《相亲》的成功,离不开赵本山和黄晓娟这对黄金搭档的默契配合。黄晓娟饰演的"马丫",与赵本山的"老蔫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爽朗直率,一个羞涩扭捏;一个伶牙俐齿,一个结结巴巴。这种性格上的反差,让整个小品的冲突更加激烈,笑点更加密集。
赵本山曾说过:"黄晓娟是我最早的搭档,也是最默契的搭档。"在《相亲》中,两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透露着浓浓的默契。尤其是最后那段"跳舞"的戏,赵本山的笨拙与黄晓娟的优雅形成鲜明对比,将整个小品推向了高潮。
开创先河,奠定地位
《相亲》的成功,不仅让赵本山一夜成名,更开创了春晚小品的新纪元。在此之前,春晚小品多以说教为主,缺乏生活气息。而赵本山的出现,让春晚舞台第一次真正"接地气"。
《相亲》中那些看似平常的对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如那句"幸福是什么?遭罪。"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这种寓庄于谐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
从1990年到2011年,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留下了21个经典作品,而《相亲》无疑是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它不仅开启了赵本山的春晚之旅,更为后来的小品演员树立了一个标杆。
幕后花絮,趣事多多
据赵本山回忆,《相亲》的创作过程其实充满了波折。最初,这个小品的名字叫《老汉背媳妇》,但导演组觉得这个名字不够雅观,于是改成了《相亲》。而赵本山在小品中标志性的"蔫坏"形象,也是经过多次修改才最终确定的。
在演出前,赵本山还曾因为紧张而失眠。他回忆说:"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小品的台词和动作。"但当真正站在舞台上时,赵本山的紧张感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
《相亲》的成功,让赵本山成为了春晚的常客。在随后的20多年里,他用一个个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小品,陪伴了无数观众的春节时光。虽然他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但那些经典作品,尤其是《相亲》,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让我们再次回味那些年赵本山带给我们的欢乐,感受那份最纯真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