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寨:从低效到爆红的文旅转型样本
乌江寨:从低效到爆红的文旅转型样本
2024年国庆期间,贵州遵义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实现营收2028.69万元,全年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高达70%。这个曾经的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如今已成为贵州旅游的新地标,其成功转型的经验值得深入探讨。
从低效到爆红:乌江寨的逆袭之路
乌江寨位于遵义市播州区东南部,距今已有400年历史。这里曾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直到2016年才开始打造旅游项目。然而,由于资金不足、疫情影响等原因,项目一度停滞,被列为贵州省闲置低效旅游项目之一。
转机出现在2021年底,遵义市播州区政府与运营浙江乌镇、北京古北水镇的浙江顶度集团达成合作,形成“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共同运营的管理模式。重新盘活的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于2022年2月1日开始试运营,仅6天时间就接待游客5.6万人次,创造营业收入511.15万元。
“共生思想”:乌江寨的灵魂
乌江寨的成功,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共生思想”。这一理念从规划初期就引导着景区走向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的有机融合。
在建设过程中,团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将破旧的民居进行修缮加固,保留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同时,为了满足更多业态的需求,扩建的建筑群落也做到了与原始建筑风格统一。如今的乌江寨,白墙黛瓦、石板小巷与吊脚楼错落有致,既保留了黔北民居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
特色项目:打造沉浸式体验
乌江寨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貌,更在于丰富的特色项目与活动。白天,游客可以乘坐摇橹船欣赏两岸风光,观看独竹漂等非遗表演,品尝黔北特色美食。夜晚,景区则变身“不夜城”,打铁花、无人机表演、音乐水舞秀轮番上演,为游客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乌江寨还推出了“八方宴”这一特色民族宴席,以八道菜、八个表演,讲述八个民族的故事,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运营创新:激活文旅新活力
乌江寨的成功还在于其创新的运营模式。景区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适当压缩建设规模,引进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营。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景区的规范管理,又激发了市场活力。
此外,乌江寨还注重数字化运营,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发布演出动态,让游客随时掌握景区信息。景区内设有24小时值班医务室,提供安全保障;各栋建筑屋顶上都安装了泛光照明灯,确保夜间游玩的可见度。
社会影响:带动区域发展
乌江寨的崛起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与文化传承。景区常态化开放各类经营业态共计155个,包括46间店铺、18家酒店民宿、48个餐饮业态以及43项观赏体验业态。这些业态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乌江寨的成功经验已引起广泛关注。安顺市人民政府官网显示,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恒斌率队赴遵义市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在乌江寨景区实地了解了度假区总体风貌、业态布局、运营管理等情况,学习景区在非遗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宣传营销、服务提升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乌江寨的成功证明,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运营,曾经的闲置低效旅游项目也能焕发新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共生思想”理念和市场化运营模式,为其他景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展现了流量与发展“共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