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庐山深处的诗意栖居:白居易草堂的历史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庐山深处的诗意栖居:白居易草堂的历史密码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6162568_121124385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1GKX00
3.
https://www.sohu.com/a/853284520_121956422
4.
https://jx.chinadaily.com.cn/a/202405/30/WS665840cba3109f7860de02bc.html
5.
https://www.sohu.com/a/818030739_121106994
6.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9/doc-inefnafn1100333.shtml
7.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13060/
8.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0A037O900
9.
https://k.sina.cn/article_7023018047_p1a29ac03f00100l5b0.html
10.
https://k.sina.cn/article_6970311914_p19f7684ea00100itk4.html
11.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18889

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从京城的繁华跌入人生的低谷。然而,正是这段看似失意的时光,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元和十一年(816年)秋天,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北麓的遗爱寺遗址,发现了一片令他心醉的山水。这里“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让他不禁感叹:“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于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草堂,作为自己精神的栖息之所。

草堂的建造,凝聚了白居易对自然山水的深刻理解。他精心设计,力求让草堂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草堂规模不大,“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却处处体现着主人的匠心。北面开窗,引入凉风,以抵御盛夏的酷热;南面敞亮,接纳阳光,以防备严冬的寒冷。建筑材料极为朴素,木材仅作简单砍削,墙面只用泥土涂抹,不加任何装饰。砌阶用石,窗纸糊窗,竹帘麻布,一切都与草堂的简朴风格相称。

草堂内部的陈设也极为简单:四张木榻,两张素屏,一张漆琴,以及儒、道、佛书籍各三两卷。然而,正是这种简朴,让白居易得以更好地融入自然,感受山水之美。他每天“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从早到晚,应接不暇。在这样的环境中,白居易的心境也逐渐平和。他写道:“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草堂周围的景色,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北面是层崖积石,绿阴蒙蒙;南面是石涧飞泉,古松老杉。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有锦绣谷花,夏天有石门涧云,秋天有虎溪月,冬天有炉峰雪。白居易在《重题》一诗中,生动描绘了草堂的生活环境: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在庐山的这段时光,白居易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琵琶行》。诗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名句,不仅展现了庐山的秋日美景,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此外,他还创作了《大林寺桃花》等名篇,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千古佳句。

白居易在庐山的生活,体现了唐代士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他不仅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更创作出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篇。白居易草堂,也因此成为了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后世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白居易草堂的存在,见证了这位伟大诗人在人生低谷时期的坚守与超脱。它不仅是白居易个人的栖身之所,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精神地标。正如白居易自己所说:“清泉白石,实闻此言。”这座草堂,见证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诗歌的不懈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