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那些让人泪目的诗句
白居易:那些让人泪目的诗句
白居易,这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更凝结着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的世界,感受他笔下那些感人至深的诗句。
战乱中的亲情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他出生于河南新郑,不久后便遭遇藩镇战乱。他的祖父白锽在长安去世,祖母也相继病故。建中元年(780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因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然而,中原的二帝四王之乱迫使白居易一家再次逃难,他们逃到了越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句,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望月有感》:
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兄弟离散期间,他望着明月,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亲人。"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战乱中亲人离散的悲凉景象,令人动容。
友谊的见证
白居易一生交友广泛,其中与元稹的友谊最为人称道。他们相识于贞元十八年(802年),当时白居易与元稹一起考中书判拔萃科,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此后,两人在仕途上相互扶持,在文学上相互唱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元稹被贬江陵期间,白居易写下了《江楼月》一诗,表达了对好友的深切思念: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诗中"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两句,通过"一宵"和"两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则巧妙地运用了时空交错的手法,将两地的思念之情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爱情的遗憾
白居易的爱情生活充满了遗憾。他与初恋湘灵的感情,因母亲的反对而未能修成正果。在被迫离开家乡后,白居易写下了《南浦别》这首感人至深的诗: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痛苦场景。"一看肠一断",道出了离别时的痛苦和不舍,而"好去莫回头"则充满了无奈和哀伤。
除了个人的情感经历,白居易还通过诗歌展现了他人的情感故事。如《燕子楼》一诗,讲述了徐州守帅张愔的妾室关盼盼,在张愔去世后为其守节的故事。白居易的诗作引发了后人对这段感情的无限遐想和感慨。
永恒的感动
白居易的诗歌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其平易近人的语言,更在于其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对亲情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还是对爱情的执着,白居易都以最真实的情感打动着读者的心。
他的诗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在白居易的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白居易的诗歌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