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琼清教授教你如何有效沟通助力孩子心理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琼清教授教你如何有效沟通助力孩子心理健康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01983744_424097/?pvid=000115_3w_a
2.
https://m.sohu.com/a/818034442_121897390/?pvid=000115_3w_a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15422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07349
5.
https://wap.cnki.net/qikan-FJFQ199203014.html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59162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878359214007526
8.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12947
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11143
10.
http://www.aixin114.net/homepage/detail?id=107
11.
http://jyj.ningbo.gov.cn/art/2025/1/10/art_1229165918_58920313.html
12.
https://gzqz.org/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29161&mobile=no

在广州市民政局主办的“为儿童成长赋能”家庭教育讲座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琼清教授分享了同感沟通与有效倾听策略。通过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和出发点,家长可以学会以非暴力方式表达看法和期待,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此外,李教授还强调了无条件倾听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01

同感沟通: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李琼清教授指出,同感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这要求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行为,更要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动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环境和心理需求,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然反应。例如,一个经常发脾气的孩子可能是在表达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不是单纯的任性。

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同感沟通:

  1. 观察而非评判:客观描述孩子的行为,避免使用带有情绪的评价性语言。例如,说“我注意到你最近经常忘记带书包”而不是“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

  2. 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不要急于打断或给出解决方案。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

  3. 表达理解与接纳:即使不认同孩子的行为,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是被理解和接纳的。可以说“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4. 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在理解孩子感受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方面施加指令。

02

有效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

有效倾听是同感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教授强调,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听孩子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没有说出来的部分。这需要家长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同理心。

有效倾听的技巧包括:

  • 保持眼神接触:通过眼神交流传递关注和重视
  • 使用肢体语言:点头、微笑等动作可以鼓励孩子继续表达
  • 避免打断:耐心等待孩子说完,不要急于给出建议
  • 反馈确认:通过重复或总结孩子的话,确保理解无误
03

非暴力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基于同理心和尊重的沟通方式,它强调在表达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要关注和理解对方的感受。这种沟通方式在亲子关系中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关系。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要素包括:

  1. 观察而非评论:区分事实与评价,只描述看到的行为
  2. 表达感受: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
  3. 探寻需求根源:思考行为背后的需求,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4. 提出具体请求:明确表达期望,避免模糊不清

例如,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时,传统的批评方式可能会说:“你怎么又没写作业,真是太不负责任了!” 而采用非暴力沟通则可以这样说:“我注意到你今天没有完成作业,我感到有些担心。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我们可以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04

实践案例:从理论到现实

象山县实验中学开展的“同质共育”家长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学校针对学生常见问题,如厌学情绪、电子产品成瘾等,专门设计了为期两个月的家长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亲子沟通技巧、青春期心理特点等,通过专业育儿知识和生动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家长提升沟通能力。

一位参与课程的家长黄女士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女儿之前有明显的厌学情绪,经常以身体不适为由逃避上学。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和有效倾听技巧,黄女士开始调整与女儿的沟通方式。她学会了用更温和的语言表达关心,避免了以往的指责和批评。几个月后,家庭氛围明显改善,女儿对上学的抵触情绪也大大减轻。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有效沟通对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培训,家长可以掌握科学的沟通方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理解和支持的环境。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儿童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港湾。通过同感沟通和有效倾听,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还能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亲子关系。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当下的问题,更是为了培养他们未来面对生活挑战的能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爱和智慧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