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运会夺冠看《王者荣耀》匹配机制的进化
从亚运会夺冠看《王者荣耀》匹配机制的进化
在杭州亚运会的电子竞技项目中,《王者荣耀》中国队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冠军,不仅展现了选手们的高超技艺,也凸显了游戏背后精密匹配机制的重要性。作为一款全球热门的多人在线战斗竞技游戏,《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经历了从ELO评分系统到MMR(Match Making Rating)机制的演变,不断优化着玩家的游戏体验。
ELO评分系统的原理与局限
ELO评分系统最初由匈牙利裔美国物理学家阿帕德·埃洛提出,旨在通过隐藏分数来预测和匹配对抗者的实力。在《王者荣耀》中,每位玩家都有一个动态的ELO评分,该评分根据比赛胜负及表现调整:
- 胜利时,尤其是击败高分对手,评分提升;
- 失败时,尤其输给低分对手,评分下降。
这种机制使系统能精准评估玩家实力,避免“躺赢”或“被坑”的情况。然而,ELO机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对于实力较强的玩家,容易被匹配到实力较弱的队友,导致即使表现优秀也难以获胜;
- 连胜或连败状态会影响匹配结果,可能导致玩家陷入恶性循环;
- 无法全面考虑玩家的游戏习惯、英雄池深度等因素。
MMR机制的创新与优化
为了解决ELO机制的不足,《王者荣耀》在S28赛季引入了MMR机制。这一新机制的核心理念是让实力相近的玩家匹配到一起,无论强弱,都能找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具体来说,MMR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 实力匹配:系统会综合考虑玩家的实时表现、历史战绩和游戏习惯,确保对战双方实力均衡。
- 金牌不掉星机制:在排位赛中,即使游戏失败,只要获得金牌称号,就不会掉星;如果胜利且获得金牌,还可以额外加星。
- 鼓励个人表现:实力强的玩家更容易获得金牌,加速上分进程。例如,连胜五把并获得金牌的玩家,可以增加10颗星,而不是普通的5颗星。
实际应用案例
以辅助英雄蔡文姬为例,她是一个治疗辅助,评分标准主要看治疗量。在对局中,只要队友是残血,一技能就一定要用,打团的时候大招不一定非要留给射手,只要队友状态不佳被攻击,就可以用大招保队友的状态。此外二技能的命中也很重要,因为二技能是控制,所以评分也会统计控制时间,因此二技能一定不要空太多次,不然很难拿到金牌。这个英雄的二技能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对着小兵释放比直接对着人释放命中率更高,小兵可以弹射到敌人身上。再就是参团率,如果一个辅助英雄的参团率低于70%,那么基本上和金牌是没有关系了,所以玩蔡文姬一定要多打团,不要死跟着射手发育。在前期对线期的时候,如果队友爆发团战,一定要抛弃射手去支援。前期尽快做出二级辅助装备,这样的话即便没有碰到敌人,有辅助装备的光环效果,也非常容易蹭助攻。此外就是死亡次数,玩蔡文姬拿金牌死亡次数一定不能太多,死亡次数太多也拿不到金牌。
这一机制的改变得到了玩家的广泛好评。对于实力较强的玩家,现在只需要专注于提升个人表现,不必过分依赖队友;而对于实力较弱的玩家,新机制也能确保他们不会频繁遭遇实力悬殊的对手,提高了游戏的可玩性和乐趣。
匹配机制对电竞发展的意义
《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 evolution 不仅优化了玩家的游戏体验,也对电竞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竞技性,这些机制为职业选手提供了更公正的竞技舞台,也为观众带来了更精彩的比赛。正如亚运会上中国队的夺冠所展现的,优秀的匹配机制能够真正考验和展现选手的实力,推动电子竞技向更高水平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还将继续优化,为玩家带来更多惊喜。而这种对公平竞技的不懈追求,正是电子竞技能够持续发展、赢得广泛认可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