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导尿术护理新指南:避免这些常见错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导尿术护理新指南:避免这些常见错误!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7768588384152277858
2.
https://www.sohu.com/a/848937325_121123711
3.
https://www.elccm.com/cn/module-new-detail2307/2307?news_id=53238
4.
https://wsjkw.sh.gov.cn/jthl/20240510/2856c37fd310472cbafc9b7e35c58208.html
5.
http://www.jnzq.gov.cn/gongkai/site_zhangqiuquqwsjkjsjnszqqxgzjdbscsqwsfwzxk/channel_jns_zhangqiuquqwsjkjsjnszqqxgzjdbscsqwsfwzxk_66d/doc_656978c91ef5a63980a5d198.html
6.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8234

导尿术是临床常见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引流尿液、治疗尿潴留或监测尿量等。然而,这一过程可能伴随一些并发症,主要包括:

  1. 尿路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或护理不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发热和寒战。

  2. 尿道黏膜损伤与血尿:插管过程中动作粗暴或使用不当的导尿管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受损,引起疼痛和出血。膀胱高度膨胀的患者在快速放尿后也可能出现血尿。

  3. 尿潴留: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减弱膀胱括约肌功能,导致拔管后排尿困难。

  4. 其他并发症:包括膀胱痉挛、继发性尿道狭窄、暂时性性功能障碍及虚脱等。

为了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医护人员在进行导尿术护理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规范和注意事项:

01

导尿术护理的基本原则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有导尿相关操作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前后要保持双手清洁。

  2.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确保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3. 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取间歇性夹管训练以维持膀胱功能。

02

导尿管的选择和置管方法

  1. 导尿管材质的选择

    • 使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涂尿管能有效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菌尿的发生率。
    • 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首选亲水性超滑导尿管。
    • 对于有频繁梗阻的患者,硅胶材料的导尿管相对于其他材料的导尿管更有助于降低患者长期置管感染的风险。
  2. 正确的置管技术

    • 留置导尿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
    • 在置管前后或者任何导尿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双手的清洁度。
    • 掌握无菌插管技术和无菌导尿技术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例如医院的工作人员、家庭成员或患者本人)才能施行导尿术。
    • 在医院紧急救护过程中,确保采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进行留置导尿。
    • 对于需要长期行间歇性导尿的非急性导尿患者,清洁的间歇性导尿是可行的,而且比无菌导尿技术更有实用意义。
    • 在留置导尿后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移动及尿道牵拉。
    • 无特别临床指征时,一般选取与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径的导尿管,以减少对膀胱颈及尿道的损伤。
    • 间歇性导尿时需规律引流尿液,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 可以使用便携式超声装置来评估间歇性导尿患者膀胱内的尿量,以减少不必要的置管。
03

留置导尿的日常护理要点

  1.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 如果违背了无菌原则、引流装置断开或发生尿液漏出时,需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无菌的导尿管及引流装置。
    • 使用已连接好的、密封的导尿管进行导尿。
  2. 保持尿流通畅

    • 避免导尿管及引流管扭曲。
    • 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 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排空集尿袋中尿液。排放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
  3. 采取标准的预防措施

    • 无需常规使用复杂的导尿装置。
    • 更换导尿管及集尿袋,并不推荐固定更换的时间间隔,推荐依据临床指征进行更换,例如发生感染、梗阻或密闭的引流装置开放。
    • 【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指南】: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
    • 除非具有临床指征(如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发生菌尿症的患者),否则无论短期或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均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 除非可能发生导尿管的阻塞(例如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出血),否则不推荐行膀胱灌注冲洗。
    • 拔除留置导尿管前无需夹闭导尿管。
  4. 日常护理要点

    •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尿路感染的重要性。
    • 每个患者应有个人护理方案,以尽量减少阻塞和导管结垢问题。应记录每例新置管患者的导管阻塞情况。
    • 清洁尿道口、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每天洗澡或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洁,清洁后可采用5ml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围皮肤、黏膜,导尿管体外段自尿道口往下6cm范围及3个导尿装置接口处,分别每次喷洒3 喷,每日2 次。
    • 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的目的,并协助更换卧位。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膀胱冲洗,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患者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安置。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要及时打开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
    • 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不应把导尿管浸入水中,2%氯己定的洗浴用水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机率。
    • 若导尿管不慎脱出或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 保持导尿管及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
    • 导尿管一尿袋引流管接口无需使用复杂装置或者使用胶带。
    •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 尿液引流不畅时,若是管道扭曲或打折,及时进行纠正。
04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 尿路感染的预防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 使用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并确保操作轻柔。
    • 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保持清洁。
    • 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取间歇性夹管训练以维持膀胱功能。
  2. 尿道黏膜损伤的预防

    •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使用过硬或过粗的导尿管。
    • 对于膀胱高度膨胀的患者,放尿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膀胱内压骤降导致黏膜损伤。
  3. 尿潴留的预防

    • 定期评估膀胱功能,及时进行间歇性夹管训练。
    • 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拔管计划,逐步恢复膀胱功能。
05

拔管指征和注意事项

  1. 拔管时机

    • 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症时(除了因其它适应症需要持续导尿时),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早拔除导尿管。
    • 责任护士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2. 拔管前准备

    • 拔导尿管之前最好适当憋尿,避免排空膀胱再拔尿管。拔管后注意多饮水,既有利于冲洗尿道,防止发生尿道感染,也有利于刺激排尿。
    • 拔管后可以适当的进行腹部热敷,促进逼尿肌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
  3. 拔管后的观察

    • 密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注意尿量、颜色和性状。
    • 拔管后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尿道冲洗和膀胱功能恢复。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护理规范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导尿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护理要点,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医疗安全标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